正文
首页 品牌库
重庆出版社品牌标志LOGO
官方旗舰店

重庆出版社是由重庆市委主管、市政府主办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其前身是1950年组建的西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恢复现名。设有政经、教育、科技、文艺、文史、少儿、译著、旅游、美术、书艺、重点工程、电子音像等14个编辑室。有《应用数学和力学》(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任主编)、《假日时尚》、《农家科技》杂志和《旅游新报》等三刊一报。自1980年以来,重庆出版社平均年出书1200余种,销售总额保持在3至4亿元之间,再版率达50%以上,多次受到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高度评价,先后三次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良好出版社”光荣称号。1988年6月,重庆出版社设立100万元“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聘请钱伟长、周光召等学术权威组成指导委员会,推动科学学术著作的出版。迄今为止,该项基金已发展到500万元,支持出版了近百部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科学学术专著,为推动科学学术研究、指导实践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当代社会主义的若干问题》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自然科学的现状与未来》、《结构振动分析的矩阵摄动理论》获中国图书奖。特别是2003年5月,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非典”期间,我们出版的《预防“非典”百姓手册》市场发行30万册,荣获国家图书奖特别奖。2000年11月,重庆出版社通过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抽检,图书、教材质量合格率达到95%。据《“九五”期间全国出版社竞争力评估报告》公布,重庆出版社在“九五”期间全国图书出版社百强排名榜上位居第六,在“九五”期间全国社科类出版社20强排名榜上名列第二,在地方出版社20强排名榜上名列第一。重庆出版集团公司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经重庆市工商局注册登记,于2005年4月正式成立。重庆出版集团公司是以重庆出版社为基础,经过内部扩张、自身裂变,以内涵式发展模式成立的集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卡通动漫、网络出版为一体,涉及创意产业、纸业贸易、印务、发行、广告、旅游和文化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大型国有出版文化企业。转制后的重庆出版集团经过转变体制、创新机制,通过实施主业的“走出去”战略和产业的“多元化”战略,勃发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05年,集团公司成立元年,集团全年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较2004年翻了一番。重庆出版集团年出书1600余种,其中新书为800多种。“重述神话·中国卷”《碧奴》、《女心理师》、《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等畅销全国;《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苗苗智慧王国》、《世界名画乐园》等图书分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和“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级大奖,渝版书业品牌正在快速崛起。2007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亿多元,总资产达15.7亿元。集团的改革和发展受到了各届的高度肯定,被国家人事部、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 根据2007年权威报告,重庆出版社竞争力在全国554家出版社中排名第14位,较2005年上升两位,其中分类排名中列综合类第1位,成长性排行榜中排名第12位。重庆出版集团公司将继承和发扬重庆出版社的光荣传统,肩负传承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坚持改革创新,积极面向市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为社会奉献更多渝版精品,在“十一五”期间,集团总资产将达到30亿元,销售收入将突破20亿元,在“十二五” 期间,力争将重庆出版集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出版传媒企业集团。2010年,重庆出版集团开始打造100百册抗战丛书,100册丛书包括丛书综论(1册)、档案文献(60册)、学术专著(计划20册)、通俗读物(计划为10册)、综合类(计划为3册)、工具书类(计划为2册)等6个类别。组织机构1950年12月7日,根据出版总署的有关决定,在重庆成立了西南人民出版社;1953年2月,由西南人民出版社、西南青年出版社及重庆联合图书出版社等部分人员组建了重庆市人民出版社;1955年更名为重庆人民出版社;1963年12月,重庆人民出版社并入四川人民出版社,改为四川人民出版社重庆办事处;1980年12月7日,国家出版局批复同意,恢复原重庆人民出版社建制,更名组建重庆出版社;2005年4月29日,经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共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原重庆出版社的基础上,组建重庆出版集团公司。重庆出版集团公司成立后,集团党委着力推进体制转换、机制创新,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集团打造成真正的市场主体。集团高、中层领导班子的建设,破除了“官本位”思想,管理人员只讲岗位不讲级别,能上能下,岗变薪变;创造性地运用“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方式,探索出一条降低改革成本,减小改革阻力的新路子:即原出版社的事业在编员工退休后,仍享受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在职所有员工一律按企业人员进行管理,实行劳动合同制;重新制定职工薪酬分配方案,增加绩效收入在年收入中的比例;建立董事会和监事会,实行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将原来的12个编室调整归并为教育、社科、文艺、科技、美术、少儿六大出版中心,并以二级非法人实体模拟专业社或副牌社进行管理运作,使其成为独立核算、相对自主的图书出版运行实体;剥离经营性资产,成立独立的全资或控股子公司,进行公司化运营。荣誉从1996年至2001年9月,重庆出版社共有300多种图书在全国范围内获奖,其中获国家级奖励50多项。如1998年,《邹韬奋传记》获第11届“中国图书奖”;1999年,《当代社会主义的若干问题》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00年,《世界工艺美术邮票鉴赏大图典》获第12届中国图书奖,《当代社会主义的若干问题》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纳入重点丛书《邓小平理论研究书系》,获第12届“中国图书奖”荣誉奖,《纳瑞斯金公园最后的散步》获亚太地区图书银奖;2001年,重庆出版社又出版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图书,如国家“九五”重点出版工程《中国石窟雕塑全集》(10卷),获第5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首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一等奖的《中国历代印风系列》(21卷),获第5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5届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获首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二等奖的《大足石刻雕塑全集》(4卷),获首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三等奖的《陕西神木大保当汉彩绘画像石》,获第13届香港印制大奖“书面及封套设计冠军奖”的《中国西藏文化大图集》(3卷)。此外,重庆出版社各类图书还先后获得1100多种省、部级以上的各种奖项。重庆出版社先后荣获“四川省先进出版集体”、“重庆市先进集体”、“重庆市知识分子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首届职工职业道德十佳单位”、“园林式单位”、“重庆市精神文明优秀团体”等称号。

加载更多

相关品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