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电脑为您整理了大熊猫榜上有名(生存至少800万年),他们分别是朱鹮、褐马鸡、大熊猫、白头叶猴、扬子鳄、金丝猴、麋鹿、藏羚羊、黑颈鹤、华南虎,下面来看下中国十大国宝动物排名吧。
褐马鸡
别名: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科:雉科 保护级别:易危(VU)IUCN标准、
褐马鸡是雉科、马鸡属鸟类。是中国特产珍稀鸟类,体高约60厘米,体长1-1.2米,体重5千克,全身呈浓褐色,头和颈为灰黑色,头顶有似冠状的绒黑短羽,脸和两颊裸露无羽,呈艳红色,尾巴高高竖起。翅短,不善飞行,两腿粗壮,善于奔跑。是马鸡中最为名贵的种类。褐马鸡是山区森林地带的栖息性鸟类。它主要栖息在以华北落叶松、云杉、次生林为主的林区和华北落叶松、云杉、杨树、桦树次生针阔混交森林中。它白天多活动于灌草丛中,夜间栖宿在大树枝杈上,冬季多活动于1000-1500米高山地带,夏秋两季多在1500-1800米的山谷、山坡和有清泉的山坳里活动。
朱鹮
别名:亚洲朱鹮、日本朱鹮
科:鹮科 保护级别:濒危(EN)IUCN标准等
朱鹮,古称朱鹭、红朱鹭,朱鹮系东亚特有种。体重1400-1885克,体长68-79厘米。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繁殖期时用喙不断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涂抹到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羽毛上,使其变成灰黑色。朱鹮生活在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大多邻近水稻田、河滩、池塘、溪流和沼泽等湿地环境地带。朱鹮在野生环境中非常喜欢湿地、沼泽和水田。喜欢栖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带的高大的树上,性较孤僻而沉静,除起飞时鸣叫外,一般活动时不鸣叫。常单独或成对或呈小群活动,极少与别的鸟合群,主要以小鱼、虾、半翅目昆虫、甲壳类以及其他昆虫和昆虫幼虫等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为食,现朱鹮受到生存环境恶化、天敌威胁和自身生物学性质的影响而濒危。
白头叶猴
别名:白头乌叶猴
科:猴科 保护级别:极危(CR)IUCN标准、
白头叶猴因以树叶为食而得名。尾长,适于树栖;体型纤细,无颊囊。该物种体长为50-70厘米,尾长60-80厘米,体重8-10千克,与黑叶猴在形态和体型大小上都差不多,头部较小,躯体瘦削,四肢细长,尾长超过身体长度。它的体毛也是以黑色为主,与黑叶猴不同的是头部高耸着一撮直立的白毛,形状如同一个尖顶的白色瓜皮小帽。白头叶猴是世界濒危、中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野生种群仅分布在广西崇左市。白头叶猴是一种群体活动,成员通常为5-9只,由成年雄性作为首领。昼行性动物,清晨开始觅食,主要食物是树叶,新鲜的嫩芽、花朵、树皮和一些水果。白头叶猴平均寿命25岁。分布狭窄,数量稀少,现仅存数百只,是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
大熊猫
别名:猫熊、竹熊、银狗、洞尕等
科:熊科 保护级别:易危(VU)IUCN标准、《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大熊猫又名食铁兽,是一个很古老的种族,起源于800万年的始熊猫,顽强存活至今,成为有名的活化石之一,也是我国的国宝。熊猫是杂食性动物,不仅吃竹也能吃肉类,如竹鼠。大熊猫有一半的时间都会拿来进食,是不折不扣的吃货,而另一半的时间都用于睡觉,其呆萌的外表使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萌物,多栖息在海拔2600-3500左右的竹林中,大熊猫并不怕寒也不具有冬眠。
金丝猴
别名:仰鼻猴
科:猴科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金丝猴毛质柔软,鼻子上翘,有缅甸金丝猴(怒江金丝猴)、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越南金丝猴5种,其中除缅甸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外,均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川金丝猴毛色为金黄色,肩背具长毛,尾与体等长或更长,成年雄体长平均为680毫米,尾长685毫米,黔金丝猴体型近似川金丝猴而稍小,但尾较之更长,体长为637~690毫米,尾长846~905毫米,体背灰褐,有的具黄的色调等,因为族群分布的不同,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也有所不同,不过金丝猴群多栖高山密林中,以浆果、竹笋、苔藓为食,亦喜食鸟蛋等肉类,栖息地海拔很高,身上的长毛可耐寒。5个品种均为珍稀品种,均列为红色物种名录濒危品种。
扬子鳄
别名:鼍、中华短吻鳄、土龙、猪婆龙
科:短吻鳄科 保护级别:极危(CR) IUCN标准
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类。其在古代的称谓鼍在甲骨文中已明确出现,说明中国人对扬子鳄的认识和记录至少已有三千多年。此后,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持续存在。成体扬子鳄身长1.52.1m,体重30-45kg。头部扁平,吻突出,四肢粗短,前肢5指,后肢4趾,趾间有蹼爬行和游泳都很敏捷。尾长而侧扁,粗壮有力,在水里能推动身体前进,又是攻击和自卫的武器。们的头部相对较大,鳞片上具有更多颗粒状和带状纹路,眼睛呈土色。扬子鳄的组织结构特点和生理变化规律与生活习性及生活环境相适应。如发达的嗅觉、视觉和听觉与陆上捕食、营巢等行为相适应,特殊的肺小腔结构及味蕾构造又具有适应水生生活的特点,血糖浓度的季节变化与扬子鳄的冬眠期、活动期或繁殖期的周期性交替相适应。
藏羚羊
别名:藏羚羊、长角羊
科:牛科 保护级别:近危(NT) IUCN标准等
藏羚,又叫藏羚羊、长角羊等,主要分布在中国青藏高原、印度等地,藏羚羊体型较健壮,全身覆盖黄褐色的皮毛,它们喜欢生活在靠近水源附近的草滩上,会随着季节性变化而迁徙,由于它们性格胆小,平时一般会躲藏在洞穴中,或者将身子藏在坑里,只露出头部,主要以红景天、豆科的豆棘等为食,目前正面临濒危。
麋鹿
别名:四不像、麈 zhǔ(古称)、大卫神父鹿
科:鹿科 保护级别:野外灭绝(EW)IUCN标准
麋鹿是鹿科、麋鹿属唯一的鹿类动物。因为它头脸狭长像马、角像鹿又与其它鹿略有不同、蹄子宽大像牛、尾细长像驴,因此又名四不像。它的角形独特,形状与其它鹿的犄角正好相反,前杈再分小杈,而后杈几乎不分叉。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眼小,眶下腺非常显著。四肢粗壮,主蹄宽大、多肉,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带有响亮的磕碰声。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主要以禾本科、苔类及其它多种嫩草和树叶为食。麋鹿是鹿类动物中较温顺的一种。据人工多年的饲养、观察,麋鹿的奔跑速度不及梅花鹿和狍,大多数鹿科都在秋季发情,而麋鹿的发情期却在夏季,从5月底至8月但发情期的公鹿也不像梅花鹿、马鹿、白唇鹿那样攻击人,而且占群公鹿见到人接近即逃跑。
华南虎
别名:中国虎、南中国虎、厦门虎
科:猫科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华南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生活在中国南方的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也常出没于山脊、矮林灌丛和岩石较多或砾石塘等山地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华南虎多单独生活,不成群,多在夜间活动,嗅觉发达,行动敏捷,善于游泳,但不善于爬树。与其他的虎的亚种相似。华南虎的个体较小,是虎类中个体最小的几个亚种之一。雄虎从头至尾身长约2.5米。体重约150公斤,雌虎从头至尾身长约2.3米,尾长80-100厘米,体重约120公斤。华南虎较其他虎种原始,头骨长度与头骨宽度的比值较大,体型修长,腹部较细。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主要猎食有蹄类动物,最喜欢的体形约为30-400磅,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雄性华南虎则会攻击较大型的猎物,如黑熊及马来熊等。
黑颈鹤
别名:藏鹤、雁鹅、黑雁、干鹅
科:鹤科 保护级别:近危(NT)IUCN标准
黑颈鹤是鹤科、鹤属的大型涉禽,体长110-120厘米,体重4-6千克。颈、脚甚长,通体羽毛灰白色,头部、前颈及飞羽黑色,眼先和头顶前方裸露的皮肤呈暗红色,尾羽褐黑色。头顶,三级飞羽的羽片分散,当翅闭合时超过初级飞羽。虹膜黄褐色,嘴肉红色,尖端沾黄,腿和脚灰褐色。黑颈鹤一般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的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除繁殖期常成对、单只或家族群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活动,特别是冬季在越冬地,常集成数十只的大群。主要以植物叶、根茎、荆三棱、块茎、水藻、玉米、砂粒为食。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黑颈鹤和丹顶鹤非常相似。丹顶鹤的脖颈虽然部分为黑色,头顶亦有朱红色,但丹顶鹤头后和体羽均为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