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首页 十大排行

金刚鹦鹉上榜(容易受人训练) 世界上最聪明的鹦鹉排名前十

发布时间:2023-12-22 19:40:02

星光电脑为您整理了金刚鹦鹉上榜(容易受人训练),他们分别是葵花凤头鹦鹉、折衷鹦鹉、和尚鹦鹉、牡丹鹦鹉、啄羊鹦鹉、亚马逊鹦鹉、绯胸鹦鹉、金刚鹦鹉、非洲灰鹦鹉、太阳锥尾鹦鹉,下面来看下世界上最聪明的鹦鹉排名前十吧。

金刚鹦鹉上榜(容易受人训练) 世界上最聪明的鹦鹉排名前十

折衷鹦鹉

别名:红胁绿鹦鹉

科:鹦鹉科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折衷鹦鹉,该鹦鹉是所有鹦鹉中两性外表差异最明显的种类,雌鸟鲜红色的羽色与雄鸟亮眼的绿色形成强烈对比。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羽毛。晚成雏。折衷鹦鹉栖息在各种不同的地形,森林、草原、红树林、椰子园以及农作物区等海拔1900米以下的地区,最常在农作物区、滨海地带与低海拔森林出没,繁殖期外常单独、成对或一小群聚集,主要食物是水果、嫩芽、花与花蜜、坚果、种子等,特别喜爱香蕉、芒果、无花果及木瓜,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葵花凤头鹦鹉

别名:大葵花凤头鹦鹉、大葵花鹦鹉等

科:凤头鹦鹉科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

葵花凤头鹦鹉,体羽无虹彩,主要为白色,头顶有黄色冠羽,愤怒时头冠呈扇状竖立起来,就像一朵盛开的葵花。亚种中菲茨罗伊河亚种是蓝眼圈,其他三种均是白眼圈。在澳大利亚,葵花凤头鹦鹉栖息于森林,林地和农田耕地,而在新几内亚,它们栖息的高度从低地到海拔1400米的森林都有分活动踪影,凤头鹦鹉通常群居,常常数百只成群,在觅食时会各自分散为一小群,通常在地上觅食,有些会在树上警戒,注意有无危险,有危险的状况时会警告正在觅食的同伴,飞行时常发出沙哑响亮的巨大叫声,有时会到农作物区觅食,造成很严重的农业损失,被视为害鸟,该物种在当地数量非常大,因此不接近弱势下的阈值范围标准。尽管如此,整体数量还是在下降,下降的规模没有被量化,但没有低于弱势的数量规模,出于这些原因,被评价为最不濒危物种。

牡丹鹦鹉

别名:情侣鹦鹉属

科:鹦鹉科 保护级别:易危(VU)1种等

牡丹鹦鹉,一般指的是牡丹鹦鹉属,是牡丹鹦鹉属内所有物种的总称。体长13-17厘米,体重40-60克,是体型最小的鹦鹉品种。身型短胖,有一条短尾,喙部相对为大,大部份牡丹鹦鹉的体羽以绿色为主,而人工配种及变种使很多的颜色出现。寿命约10-15年。牡丹鹦鹉主要栖息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干燥林地内,从次沙漠地带的干燥草原、热带草原林地、岩石地形区、河流旁的林地、棕榈树林到农作物区都是常活动的范围,主要的栖息处都在水源区附近,因其深情的天性而得名。牡丹鹦鹉会与伴侣形影不离,相依相偎,而且多是会厮守终生,以各种植物种子、水果、桨果、蔬菜、一些草及种子为食。由于该属鹦鹉鸟羽色艳丽,常被捕捉饲养,致使野生数量越来越少。但其中一些培育品种很多。

和尚鹦鹉

别名:和尚鹦哥、僧鹦鹉、灰胸鹦哥

科:鹦鹉科 保护级别:无危(LC)IUCN标准

和尚鹦鹉,体长在28-30厘米之间,翼展43-48厘米,体重90-140克。雌鸟比雄鸟小10-20%。共有4个亚种。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劲有力,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上体鲜绿色,前额和胸部浅灰色,腹部淡绿黄色,晚成雏。和尚鹦鹉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干燥开阔林地、有荆棘灌木丛与仙人掌的热带稀树草原、棕榈树林、农业耕作区等地区,常在树间与地上觅食,经常和其它鸟类混群,会与鸽子等其它种类的鸟一起觅食。群居性。食物包括各种草,树木和其他植物的种子、芽和花,以及水果和浆果,偶尔食昆虫。该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亚马逊鹦鹉

别名:亚马孙鹦鹉

科:鹦鹉科

亚马逊鹦鹉,该属鹦鹉的羽毛大部分为绿色,眼睛虹膜桔色,体长34厘米到45厘米不等。身体为绿色,颜色有带蓝的深绿色至偏黄的绿色都有,头部羽毛颜色各异,可鉴别其品种。大多数作为宠物饲养的品种有绿色的羽毛和深色的喙部。亚马逊鹦鹉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的中型鹦鹉,主要栖息于低地的林区、高度600~2200米的山区,也喜欢活动在松树林区或橡树。它们通常成对活动,有时候会聚集高达300只左右,以数百只的数量聚集在栖息的树木休息,整群聚集飞行的时候相当嘈吵,也有迁移的习性。迁移的地点则视食物充足与否来决定。野外饮食,最喜食无花果、其次是浆果、坚果、花朵、种子、水果和花穗树顶的嫩芽,也会在香蕉林或玉米田等农作物中觅食,造成农业损失,农人也常射杀它们,现已濒临灭绝。

啄羊鹦鹉

别名:深山鹦鹉

科:鹦鹉科 保护级别:濒危(EN)IUCN标准

啄羊鹦鹉,是新西兰南岛上的一种大型鹦鹉。生活在稀木灌丛中,体形大,羽毛丰厚,主要呈绿色,喙又粗又长。啄羊鹦鹉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看到任何一样新东西都要设法弄个明白,还是不折不扣的机会主义者,除了具有其它鹦鹉的食性外,主要食昆虫、螃蟹、腐肉。但也经常攻击羊群,甚至跳到绵羊背上,它那强健的喙可以把羊的皮肉喙穿,吞食羊身上的脂肪并啄食羊肉,弄得活羊鲜血淋淋,所以当地的新西兰牧民称其为啄羊鹦鹉。啄羊鹦鹉主要栖息于新西兰山区森林、以及亚高地灌木从林区,介于300米到2000米的高地;也时常出没于山区露营区。该物种被认为是因为捕食,并与各种哺乳动物的引进,在食物和生存空间的竞争中数量下降。虽然很难准确估计其数量规模,但是仍表明该种群可能很小。由于这些原因,被列为易危。

金刚鹦鹉

科:鹦鹉科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金刚鹦鹉,是色彩最漂亮艳丽的鹦鹉,也是体型最大的鹦鹉,属大型攀禽。该科鹦鹉尾巴长,看似镰刀状的大喙只有凤头鹦鹉可与其相比。以水果为食,食量很大,有力的喙可将坚果啄开,用舌头吸出果肉。面部无羽毛,兴奋时可变为红色。两性外貌相似。金刚鹦鹉主要栖息在海拔450米至1000米的热带森林中,经常栖息在一千米以下的潮湿热带低地,它是社会性鸟类,喜欢成对活动,经常聚集在10到30只的小群,繁殖期可以见到40只以上的家族成员一起活动。金刚鹦鹉很聪明,它们大声呼叫,嘎嘎,嘎嘎的尖叫声呼应着穿过森林树冠。通过发声在群内进行通信,标记领地,识别彼此。有些品种甚至可以模仿人类讲话,十分聪明,并且百毒不侵。在中美洲,盗捕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再加上栖息地被破坏,巢穴不足,它们的身影究竟还能自在的飞舞多久成了一个堪忧的话题。

绯胸鹦鹉

别名:鹦哥

科:鹦鹉科 保护级别:近危(NT)IUCN标准等

绯胸鹦鹉,为中型鸟类,共有8个亚种。体长26-36厘米。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头葡萄灰色,眼周沾绿色,前额有一窄的黑带延伸至两眼。上体绿色,颏白色,喉和胸葡萄红色或砖红色。主要栖息于低地的各种型态开阔林区、山麓丘陵约2000米的地区;也会前往红树林区、椰子树林区、农耕区、公园、花园和郊区等地,。性温顺,易于饲养,训练后可模仿人语。夜间常与八哥和鸦类混栖于树上。食物主要是野生植物的浆果、坚果等果实,以及种子、花蜜、嫩枝和幼芽等,也吃谷物和昆虫。绯胸鹦鹉是中国鹦鹉中野外数量最多、较为常见的一种,但由于它所栖息的森林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过度捕猎,数量已有明显下降,亟待加强对它的保护工作。

太阳锥尾鹦鹉

别名:金黄鹦哥,太阳鹦哥

科:鹦鹉科 保护级别:IUCN濒危

太阳锥尾鹦鹉,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鹦鹉羽毛鸟体大部分为金黄色,头顶、脸颊两侧、下腹部、和背部下方都带有点桔色的色调。太阳锥尾鹦鹉主要栖息于干旱,半落叶阔叶林和树木繁茂的热带稀树草原,可以上升到海拔1200米的高度,当它们在飞行时,会伴随刺耳的鸣叫,非常吵杂,老远就可以听的见,也因此很容易可以发现它们的踪迹,主要以种子、浆果、水果(特别是仙人掌的果实)、花朵、坚果为食,觅食的时候相当安静,有时候吃东西的时候会发出类似母鸡般的咯咯叫声。目前该群种已被列为濒危动物。

非洲灰鹦鹉

别名:灰鹦鹉,灰鹦

科:鹦鹉科 保护级别:濒危(EN)IUCN标准等

非洲灰鹦鹉,属于大型鹦鹉,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尾巴短,头部圆,面部长毛,喜攀爬,不善飞翔。非洲灰鹦鹉是已知的几种可以和人类真正交谈的动物之一。非洲灰鹦鹉通常栖息在低海拔地区及雨林。群居性,喜爱在近河流与湖泊边的树上或棕榈树上栖息,通常数只一起活动,该物种说话能力强,天资聪颖,智商高,以擅长模仿人语闻名。觅食的时候通常一小群一起行动,喜食各类种子、坚果、水果、浆果等,有时也会吃花和树皮,以及昆虫和蜗牛,甚至会到农作物田园中觅食,造成农业损失,由于野生的非洲灰鹦鹉每年在国际贸易中被大量捕获和交易等原因,该物种已被认为种群整体数量下降。

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