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电脑为您整理了世界最毒的十大毒蛇,他们分别是东部虎蛇、眼镜王蛇、贝尔彻海蛇、棕伊澳蛇、黑曼巴蛇、杜氏剑尾海蛇、细鳞太攀蛇、巴布亚太攀蛇、鹰钩鼻海蛇、西部拟眼镜蛇,下面来看下世界十大最毒的蛇排名吧。
眼镜王蛇
别名:山万蛇,过山风
科:眼镜蛇科 保护级别:易危(VU),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等
眼镜王蛇,是世界上最长的毒蛇,主要分布在印度、菲律宾等地,该蛇一般栖息在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米的山区,经常见于在森林边缘、水源附近等地,白天活动频繁,白天觅食,晚上藏于洞穴内歇息,以其他蛇类为食,眼镜王蛇不惧怕其他毒蛇,当食物不充足时,它们甚至可能会吃同类。
东部虎蛇
科:眼镜蛇科
东部虎蛇,属有毒蛇类,外形较奇特,它们一般喜欢生活在人烟稀少、潮湿的环境中,在茂密的树林间和树枝堆底下也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东部虎蛇以老鼠、青蛙、鸟类等为食,饵料丰富的地方也能吸引它们在此栖息,它们会冬眠的习性,一连睡好几个月,待它们醒来再外出觅食,后会进入蜕皮期,蜕皮后它的食量和活动量都会增大,具有极强的攻击性,尤其它的毒液会致命。
棕伊澳蛇
科:眼镜蛇科
棕伊澳蛇,属有毒蛇类,毒性极强,主要分布在澳洲(除了南部)及新几内亚地区南部,它们栖息的范围非常广,不管是热带森林,亦或是沙漠地区都能看见棕伊澳蛇的存在,它们的体长一般在1.5~2.7米之间,体色为褐色或红色,棕伊澳蛇主要以蟾蜍、小型的哺乳动物等为食,当它在面临威胁时,往往会撑平颈部抬高身体前部,喷射毒液,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贝尔彻海蛇
别名:贝氏海蛇
科:眼镜蛇科
贝尔彻海蛇,又叫贝氏海蛇,属有毒蛇类,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莫尔群岛,它们喜欢生活在沿岸近海,长时间生活在海水中,以各种小型鱼类为食,性情温顺,多在浅水区域栖息,值得注意的是,贝尔彻海蛇是毒蛇,但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当渔夫捕捉它们时,所释放的毒性虽不强,但仍要小心接触。
杜氏剑尾海蛇
科:眼镜蛇科
杜氏剑尾海蛇,属有毒蛇类,毒性极强,是世界上最毒的蛇之一,主要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等地区,一般生活在印度洋至太平洋间的暖阳海域里,在一般情况下它们的体长约为80厘米,最长的体长约为150厘米,性情较温和,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但若遭受威胁会进行反击,向对方喷射毒液,后果十分严重。
黑曼巴蛇
别名:黑树眼镜蛇
科:眼镜蛇科 保护级别:无危(LC)IUCN标准
黑曼巴蛇体型细长,一般都是在两米左右,最长的记录是长达4.5米!黑曼巴蛇的头部是长方形,口腔内部是黑色。它的毒性非常强,攻击速度很快。主要是栖息在开阔的灌木丛和比较干旱的地带,是一种攻击性很强速度很快的一种蛇类,主要是以小型的哺乳动物为食。最恐怖的是,黑曼巴蛇可以一跃而起,挺直身躯,尤其是受到威胁的时候,会张大嘴巴发起进攻。
巴布亚太攀蛇
科:眼镜蛇科
巴布亚太攀蛇,属有毒蛇类,身体体长一般在170-250厘米之间,其中毒牙的长度在7-13毫米,主要分布在新几内亚岛,性情内敛害羞,但极具危险性,当它在受到威胁时,会抬起自己的前半身,向对方发动攻击,吐出大量的毒液,当毒液渗透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毒性极强,幸运的是这种蛇性格温和,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
细鳞太攀蛇
别名:内陆太攀蛇、内陆盾尖吻蛇、沙漠猛蛇等
科:眼睛蛇科
细鳞太攀蛇,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部的平原、草原及沙漠,属有毒蛇类,毒性极强,它们一般喜欢栖息在人烟稀少的干燥草原、荒漠等地带,也常常把鼠穴当作自己的巢穴,甚至在石头底下也能见到它们的存在,细鳞太攀蛇主要以蟾蜍、小型哺乳动物等为食,当它们不捉猎物时,经常把毒液注射到猎物体内,短时间内它们就会呼吸衰竭而死。
西部拟眼镜蛇
科:眼镜蛇科
西部拟眼镜蛇,体型较大,属有毒蛇类,毒性较强,一般身体呈黄褐色及深灰黑色,主要分布在澳洲地区,它们一般不会主动发起攻击,但若有物种接近或面临危险时,它们会积极反击,但当它们撕咬对方时,一般只会带有一半毒素,因此毒性可能稍次于其他毒蛇,当被它咬后会极具疼痛感,伤口凝血异常,也会出现突发性虚脱等症状,甚至可能会导致死亡,所以它们的毒性仍不可小觑,当遇上后应避免出现接触,避而远之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