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电脑为您整理了城濮之战上榜(晋国崛起),他们分别是吴越争霸、周公东征、成康之治、马陵之战、昭王南征、商鞅变法、宣王中兴、烽火戏诸侯、武王伐纣、城濮之战,下面来看下周朝时期十大事件吧。
周公东征
周公东征主要是指约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40年周公姬旦为巩固周朝统治,平定三监及武庚叛乱,征服东方诸方国的战争。该战争以周朝胜利结束,其平定了叛乱,建立西周王朝,该战争在西周开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继武王伐纣之后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镇压了商朝贵族残余势力的反叛,巩固了周朝的统治。
吴越争霸
吴越争霸发生于公元前544年,其主要是指历史上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互相征伐的历史事件,该战争发生于江浙一带,以越国最终胜利,吴国灭亡从而结束,越国通过此次吞并吴国国力大增盛极一时,而越王勾践也成为了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战例,其发生于公元前 341年,有齐国,魏国,韩国三国参战,最终以齐国获胜结束,该战争使得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了霸主地位。而齐国力量迅速发展,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强大国家,称霸东方。魏国被迫对齐国俯首称臣,同时齐魏马陵之战是《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具体运用,闪烁着孙膑军事思想的光辉,对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外交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马陵之战也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战例。
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主要是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由于西周的疆域空前广阔,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便实行了分封制,即周天子实行封土建国的政策,而且成康时期,农业生产蓬勃发展、人民生活相对改善、四方少数族纷纷来贺等升平景象,为巩固周王朝而开展制度建设,奠定华夏礼乐文明与制度文明的基础。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发生于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50年,是卫国人商鞅在秦国实行的变法运动。其一共有两次变法,商鞅吸取了李悝、吴起等法家人物在魏、楚等国实行变法的经验,结合秦国的具体情况,对法家政策作了进一步发展,后来居上,变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昭王南征
昭王南征发生于西周中期,是指周昭王对虎方、荆楚和扬越等地区发动的平乱征伐,同时不断向南扩张华夏疆域,这次战争的最终结局是周王朝军队平定虎方、楚蛮和扬越等部落的叛乱,但周昭王因桥梁垮塌而淹死,是西周建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挫折,国威也因此而受影响。
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是发生在西周末年的历史事件,其主要是指昏庸的周幽王采纳了虢石父的建议,为博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导致诸侯们都不相信烽火,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于公元前771年犬戎进攻镐京,周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台点燃烽火。烽火倒是烧起来了,可是诸侯们因上次受了愚弄,这次都不再理会。以至于周幽王被犬戎兵杀死,至此,西周宣告灭亡。 犬戎
宣王中兴
宣王中兴主要是指宣王即位后,吸取父亲厉王的教训,在周公、召公的辅佐下,革除厉王时期的弊政,恢复文、武、成、康时期的政策,使得原有些衰败的周朝又恢复了活力的历史事件,但是由于沉重的兵役和徭役,增加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加剧了阶级矛盾,有的诸侯已经不肯出力拱卫王室,有的甚至蓄谋叛乱,所以,直到其子幽王即位后,周室终于发生了大危机,最终掩盖不住西周的败落景象。
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是春秋时代晋国和楚国争夺霸权的一场关键之战,公元前634年左右,楚国势力强盛,欲图称霸中原,企图北上。北方强国晋国自晋文公上位以来,实力逐渐恢复。晋文公知晓楚王图谋,遂先下手为强,与楚国发生战争,该战争以晋国取胜而告终,晋国击破了弥漫中原荆楚入侵势力,压迫其退回原有之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区,使中原复呈安定之象。而且该战争展现了晋文公卓越的胆识和高明的谋略,又反映出了楚国君主的昏庸无能。
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发生于约公元前1046年,主要是指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最终建周灭商的历史事件,在当时周联军约4.5万,商军17万,两方伤亡人数在2万,该事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是商衰周兴的转折点,经过牧野之战,一战而胜,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对推动中国历史进步起到积极作用,它标志着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伐纣成功之后,西周开始实行分封制,中国从此建立了长达800年的周朝,周朝的经济、文化、生产力水平比商代更高,并培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