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电脑为您整理了阜阳十大全国重点镇,他们分别是肖口镇、闻集镇、口孜镇、光武镇、泉阳镇、汤店镇、南照镇、九龙镇、焦陂镇、袁集镇,下面来看下阜阳十大强镇排名吧。
闻集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安徽省 面积:75.50km² 人口:6.50万人
2020年12月,闻集镇入选2020年度安徽省森林城镇。 2020年11月,闻集镇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20年7月,闻集镇入选第六届阜阳市文明乡镇。 2020年5月,闻集镇被确定为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2020年4月,闻集镇上榜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名录。 阜阳市颍泉区闻集镇座落在阜阳市城区西北28公里处,105国道纵穿全镇15.7公里,北与太和接壤,颍河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利,是阜阳北部的重镇。全镇共有33个行政村,156个自然村,面积75.5平方公里,人口6.5万人,耕地6.8万亩。 闻集镇党委、政府认真实践“-”重要思想,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遵循‘市场引导,科技带动,发挥资源优势’的原则,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以种植业、养殖业为突破口,带动了各业的迅速发展。 闻集镇农业以小麦、大豆、红芋、高粱、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薄荷、棉花、芝麻等。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狠抓结构调整,先后涌现出王桥千亩大棚蔬菜生产基地;滑寨、李竹元、于双庄万亩薄荷生产基地;叶庙反季节蔬菜日光温室和千亩小麦—腊菜—冬瓜—白菜四种四收多熟高效田、名特优果木研究所;小闻营千亩优质高产粮食生产基地;水张湖草莓生产基地等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示范田。 闻集镇把集镇建设作为繁荣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经济的突破口,科学规划,奋力推进。1998年以来,先后改造了三个集镇市场街道11条,安装了路灯,修建了下水道;99年被省政府批准为“中心建制镇”;2000年被0阜阳市委评为“六个好”党委。目前全镇安装程控电话2000多门,有线电视用户150多户。. 闻集葛大桥 闻集葛大桥位于颍泉区闻集镇,年代为清,类别为古遗址。闻集葛大桥为阜阳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肖口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安徽省 面积:57.00km² 人口:5.51万人
2022年9月,2021中国中部百强镇名单揭晓,肖口镇位列第88位。 2021年10月,肖口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362位。 2020年7月,肖口镇入选第六届阜阳市文明乡镇。 2020年4月,肖口镇上榜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名录。 肖口镇位于太和县城西南,距县城13公里,面积57平方公里,辖19个村委会,14100户,55137人,土地面积55806亩。该镇是农业大镇,盛户小麦、玉米、大豆、红薯,经济作物以果蔬、薄荷为主。邢小街山药以细嫩、汁多,入口甜脆而名扬全国,远销各地。 肖口镇现有各类企业116个。铅业生产和麻纺行业是该镇支拄产业。.
光武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安徽省 面积:46.40km² 人口:5.60万人
界首市光武镇位于皖西北豫皖两省三县交界处,距界首市区16公里,辖2个集镇,16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面积46.4平方公里,人口5.6万。其中建成区面积3.7平方公里,人口2.3万。因汉光武帝刘秀与王莽长期争战于此而得名,是全国唯一用皇帝年号命名的城镇,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的驿站和重镇,19世纪初至四十年代,商业繁荣,主要经营棉花、布匹、药材等,是当时中原地区重要的集散市场,现已形成以废旧塑料为龙头的全国性回收加工市场之一。 1995年,被原国家体改委、-等11部委列为全国首批57农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2001年6月,国家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批准进入第二批综合改革试点,并相继被确定为国家和省重点中心镇,2004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16元,是界首市颖河以北的经济、文化中心,阜阳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镇。 二、优势。 1、交通区位优势。光武位于豫皖两省三县交界处,S204线纵穿南北、与李(兴)-界(首)公路在镇区西部形成新的十字交叉,光(武)--洪(山)路,光(武)--范(寨)路横贯东西,从而使光武成为东进西出,南下北上,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距界阜蚌高速公路入口只有十分钟车程。 2、集镇市场优势。经过多年建设,集镇已初步实现“交通道路网络化,邮电通讯便捷化,供排水设施系统化,商贸经营市场化,综合服务配套化”。在“巩固与提高并举,发展与管理并重”原则指导下,对十大专业市场布局进行了调整,初步形成了辐射周边省市的大中小配套,批发、零售、专业、综合相配套的市场体系。同时,我们注重与市场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流的交通运输、仓储、信息、文化娱乐设施构成了光武市场强大的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2020年9月,光武镇上榜2019中国中部百强镇,位列第72位。 2020年7月,光武镇入选第六届阜阳市文明乡镇。 2017年8月,光武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2017年6月,光武镇被认定为第四批安徽省千年古镇。 2014年7月,光武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于、刘、黄古堆 界首市光武镇是全国唯一以皇帝年号命名的古镇。镇西北1至4公里处,有于、刘、黄三处古堆,每处呈双并立,东西相对。据初步考证为汉代墓葬。于古堆,位于光武镇于古堆村东首,西座原高7米,面积2400 新阳城遗址 新阳城遗址位于安徽省界首市城区西北17公里处,俗名尹城子,占地136亩,遗址略高于周围平地1.5米。1998年新阳城遗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城存在于春秋至三国时期
口孜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安徽省 面积:81.83km² 人口:7.56万人
2020年12月,口孜镇入选2020年度安徽省森林城镇。 口孜镇位于阜阳城东23公里处,国土面积为81.83平方公里,辖29个村委会,8个居委会;201个自然庄,409个村民组;耕地面积73487亩,16370户,总人口75592人。东临杨楼孜镇,南与颍上县新集镇隔河相望,西临袁寨镇,北与枣庄镇接壤。 口孜镇地处暖温带,属于半湿润地区;年降雨量950毫米左右,四季分明。口孜镇历史悠久,土壤肥沃,有着丰富的资源:种植业以小麦、大豆、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红芋、棉花、花生、大蒜、烟叶、芝麻、油菜等。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大力推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全镇已初步形成阜口路沿线瓜套棉生产基地、曹庄沿颍河一带无公害瓜果蔬菜生产基地、汪庙片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北四村大蒜、烟叶生产基地、白屯湖优质大豆生产基地、焦庄、东四里、武大-庄、武后楼村脱毒红芋生产基地等等。这些都为口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 口孜境内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据省地质勘探队专家勘探,煤层储藏量约为10亿吨,且煤质优良。2005年可望投入建设施工。 二00三年,我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2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9516万元,乡镇企业产值6190万元;人均纯收入1336元。财政收入400万元,粮食总产量13078吨,人均175公斤;肉类产量3929吨,人均53公斤。 基础设施有所改善,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200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2200万元;农村电网改造全部结束,已经实现同网同价;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林牧渔业产值分别较上年有所增长,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趋于上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引进江苏建湖集团资金160多万元建成了口孜镇自来水厂;引进市自来水厂资金30多万元,在饶海村建成了波尔山羊繁育基地。焦庄村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初步建立“三粉”加工基地;杜康村已经形成豆类生产加工基地,该村生产的腐竹远销到全国各地。另外,龙沟村已初步建立起食用菌生产基地,引进淮南资金建立起大型奶牛场一个。以口孜畜牧站为基地三元杂交猪繁育示范中心正在蓬勃发展。 杜康烧酒遗址 杜康烧酒遗址位于口孜镇东北方向2公里处,今杜康行政村杜家岗。传说古时有个酿酒大师名唤杜康。他酿造的酒桨,色清劲大味酵,即使装在瓶子里、缸子里,瓮子里,插上塞子,加上盖子,那浓郁的芳香,都可飘 刘伶墓遗址公园 刘伶墓位于颍东区口孜镇口孜集北头。相传西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游历到口孜,喝了杜康所酿的酒后一醉三秋方醒,从此留下杜康酿酒醉刘伶的动人传说。阜阳酿酒总厂以前生产的“刘伶醉”酒和现在的“ 三国徐庶垂钓处 三国徐庶垂钓处位于口孜镇钓台村。根据府志载:徐庶,字元直,幼因报仇杀人,曾随母姓变名单福。事汉昭烈,后为曹操所给,母死归葬,不与魏谋,遂游钓于颍之单家潭(今阜阳颍东口孜镇),潭西1.5公里处 口孜清真寺 口孜清真寺位于口孜镇老街南头,始建于明洪武二年,于光绪六年重修。该寺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是阜阳市现存的保留较早的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一座古朴的寺院。该寺院现有建筑三十余间,其中大殿三间、 康桥古城孜遗址 古城孜遗址位于口孜镇康桥行政村古城孜自然村东侧。当地群众称此处为西古城(颍上县江口镇北有古城,习惯称其为东古城)。城址呈边长为250米的正方形,城垣范围清晰可辩,原东、南、西、北护城河址现有 口孜镇特产与美食 口孜大蒜 大蒜,是群众大分喜爱的大众化食品,最新科研成果表明,它不仅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增进食欲,助消化之功能,而且还有杀菌抗癌的特殊效果。口孜大蒜有白皮和紫皮两种。又有无苔蒜和苔蒜之分,不论何种蒜,其蒜均优 口孜曹庄无公害蔬菜 口孜曹庄无公害蔬菜口孜镇曹庄村蔬菜种植面积4000亩,蔬菜总产值600万元,蔬菜人均纯收入占全村人均纯收入的80%。蔬菜生产以反季节辣椒、番茄、茄子及夏季萝卜、豆角、黄瓜、大葱为主,全部采用优良品 口孜钓台鸡蛋 口孜钓台鸡蛋口孜镇钓台村自1997年开始,由村支部书记李显山同志带领村领导班子以集体的形式饲养蛋鸡,并带动全村村民通过饲养蛋鸡走上了致富之路。目前已发展了50多家饲养专业户,存栏蛋鸡近20万只,年 口孜熟羊肉 历史沿革口孜熟羊肉在当地有俗称“咸里烂里”之名,因其羊肉做出之后,香烂可口,其肉质达到可以不用嚼,直接吸食也可,可见其熟烂程度,在当地颇受欢迎的一道名菜。口孜熟羊肉制作始于清代末期,发展至尽已成为回族
汤店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安徽省 面积:58.80km² 人口:3.40万人
汤店镇位于颍上县东北部,北靠西淝河,南临济河,与凤台市和利辛市接壤。全镇沿着224省道颍利路分布。汤店镇的前身是汤店乡,1999年改设为镇。汤店镇自然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水资源充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农副产品丰富多样,如小麦、水稻、大豆、红芋、棉花和西瓜等。境内拥有谢展河、光明沟、截岗沟和庙黄沟等8条主要水系,适合发展水产养殖和农田灌溉。优越的交通条件,南连合阜、北连界阜蚌高速公路,镇村公路全部铺设柏油路面。此外,汤店镇还拥有丰富的地下矿产资源,包括年产600万吨的谢桥煤矿和年产800万吨的刘庄煤矿的首采区。
泉阳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安徽省 面积:50.30km² 人口:4.20万人
泉阳镇位于界首市东南22公里处,是界首市的商贸重镇,镇域面积50.3平方公里,全镇辖17个行政村,121个自然村,耕地4.7万亩,总人口4.2万人。解放战争时期曾在此设立泉阳县,1992年3月撤区并乡成立泉阳镇,1993年被阜阳地委、行署批准为副县级建制镇,1995年被阜阳市列为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综合改革试点镇。2000年初分别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中心镇,被省体改委确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 [农业经济] 种植业在以稳定传统农业为主的情况下,逐步推广和发展了优质良种、棉花制种和大棚蔬菜。推广的优质小麦良种郑麦9023获得了大丰收,今年的小麦亩产均达千余斤,6000亩东北早大白马铃薯和5000亩脱毒红芋也都喜获丰收,亩均收入2000元以上。棉花制种面积扩大到1500亩,亩收入可达3000元,以我镇翟庄村大棚黄私为代表的反季节蔬菜正稳步发展,平均在5000元以上。林业正由传统的林业生产向林业产业化方向发展,抓住了全省长江防护林带项目机遇,成片造林200亩,引进了中46速生林,预计6—8年以后将蓄积木材25000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十分明显,广大群众传统的种树栽树观念也正在向依靠林业致富的观念转变。发展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增长点,利用世行贷款发展小规模肉牛养殖项目,扶持养牛户60多户,涌现了张欣然、马坤等一批养牛30头以上的大户,效益十分可观,大棚养鸡是群众自发兴起的养殖致富门路,一棚养2000—4000只不等,利润在2000—6000元之间,目前大棚养鸡户在180户左右,多集中在黄庄村,先富起来的养鸡户已盖起了漂亮的小楼房。在春秋禽病多发季节,特别是今年-发生的时候,镇政府组织专人对各村养殖的家禽进行了免疫,防疫率98%以上,在效地避免了养殖户的损失。 2021年4月,泉阳镇入选2021年农业强镇创建名单。 2020年7月,泉阳镇入选第六届阜阳市文明乡镇。 2014年7月,泉阳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九龙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安徽省 面积:48.00km² 人口:4.10万人
九龙镇地处颍州区西部25公里,四县、市、区交界处,102省道横贯其中。辖区国土面积48平方公里,有18个村(居)委会,128个自然庄,320个村民组,9929户,4.1万人,耕地面积37830亩。 九龙镇原名栗头店,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商贸繁荣,现有四个集贸市场,其中九龙集紧靠省道,是九龙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镇人口达5000余人,基础设施,公共事业齐全,交通运输(客、货)方便,专业市场各具特色,商品丰富,是方圆百里的商品集散地,物流、人流、信息流丰富。 九龙镇农产品资源丰富,优质水面广阔,素有大型商品粮、马铃薯、生姜生产和水产、畜牧养殖五大基地之称,宜于绿色食品深加工。九龙镇的芹菜无丝脆口、自古有名,芋头(属名旱藕)质地香甜,养生益智,泉河故道里的鱼肉珍味美,质优价廉。其他土特产也较为丰富。 九龙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该镇经济发展环境优越,招商引资政策优惠,商贾户不断云集。热忱欢迎有志之士前来九龙经商,投资兴业。. 龙王堂石刻 龙王堂石刻位于颍州区九龙龙王行政村,年代为明代,类别为石刻。龙王堂石刻为阜阳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堆庄墓地 古堆庄墓地位于颍州区九龙镇,年代为汉,类别为古墓葬。古堆庄墓地为阜阳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照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安徽省 面积:63.00km² 人口:4.72万人
南照镇位于颍上县西南隅105国道与淮河交汇处,是阜阳市综合改革试点镇、省重点中心建制镇和文明城镇。辖23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4.2万亩,人口4.72万。2003年GDP0.8亿元,财政收入7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 南照已有2000多年的建制史。因有独特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经济与社会发展迅速。目前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大米、水产、蔬菜和畜牧四大产业势头旺盛;商贸市场持续繁荣,其中大米市场曾是全国百强和文明市场,南照牌大米为省著名商标和“无公害农产品”,黄砂市场享誉皖西北及豫东等地;城镇建设日新月异,镇区面积已达6平方公里,人口近2.6万,各种公共高州配套,基本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国家大型企业中谷集团、台资企业宁波泰丰工艺品厂、省石油公司和淮丰工艺品公司已在南照落户与发展;科技文化全面进步,作为已故作家戴厚英故乡的南照已拥有多功能的科技文化广场并荣获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南照不仅有105国道、328省道和阜六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淮河特大桥飞架南北,还有500吨级淮河码头正在建设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南照将成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化城镇。. 2022年4月,南照镇入选2022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2020年4月,南照镇上榜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名录。 南照风景区 南照风景区位于颍上西南南照镇,南枕淮河,北依润河,中贯105国道,与霍邱、阜南、固始三县接壤。南照古镇最早始于水台,明正德《颍州志》载,水台在颍州(今阜阳)南50公里,相传楚平王荒滩筑台,以
袁集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安徽省 面积:46.00km² 人口:4.20万人
袁集镇地处阜阳市东南部,属颍州区,与颍上县五十铺乡、颍州区三十铺乡相邻(袁集镇原隶属阜南县,于2006年10月10日划归于阜阳市颍州区)。2003年,总人口41982人,全镇总面积46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258个村民组。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82元。教育事业及经济建设发展迅速。 袁集镇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82元。[1] - 教育事业 1、教学教研工作扎实开展 各学校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健全了一系列教育教学规章制度,开齐开足课程,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质量。开展了教师“备好课”专题培训考试考核,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中心校实施了教研工作新举措,于年初聘请了20名骨干教师担任兼职教研员,配合教研室搞好各学校教学科研工作。3月份,邀请阜阳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蒋曙光为全镇教师进行了校本教研专题培训;4月份,启动了“教学观摩月”活动;5、6月份,中心校对全镇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数学进行了教学质量检测工作。 2、思想道德建设得到加强 各学校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德育教育,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向身患重病的张子聪同学献爱心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涌现出市、区级“优秀班主任”、“ 优秀德育课教师”、“先进班集体”达20余人(个)。 3、艺术展演活动精彩纷呈 中心校按照区教育局要求,开展了袁集镇第三届“红丝带”杯艺术展演活动,全镇师生广泛参与,突出特色,务求实效。先后于2008年12月底、2009年4月13日分别举行了规格较高、场面较大的表演类艺术展演,区、镇领导赵彪、陈颖、田野等同志出席活动现场。在全区艺术展演评比中,由袁集中心校自创的歌伴舞《爱的红丝带》、中心小学自编的三句半《关注健康 关爱他人》和宁大小学排练的《打腰鼓》等节目,获得2个一等奖、1个三等奖。其他一批书画类教师、学生作品,也在全区评比中分获一、二、三等奖。 4、国防体卫工作成效良好 各学校分别在师生中加强了国防、体育、卫生知识教育,按要求开设了相应的课程教学。扎实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和传染病防控工作,尤其加大了对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力度,落实了学生晨检、午检工作,艾滋病预防工作得到了区教育局的充分肯定。体育活动经常化,中心校于4月25日-26日举行了袁集镇第四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镇分管教育领导田野等同志出席开幕式。由于措施到位,国防体卫工作成效显著,有3人荣获市、区级先进个人称号。 5、政务宣传工作成绩斐然 中心校在荣获2008年全区“电子政务工作先进单位”之后,继续加大电子政务及教育宣传工作力度,上半年在省、市、区信息报送工作中始终位居全区同类学校前列。同时,投入50000元,建成了袁集镇中心学校教育内网和外网,为各布点学校配备了11台电脑,推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了办事效率,扩大了袁集教育对外知名度,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6、综治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袁集中心校高度重视学校综合治理和安全工作,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确立了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此项工作,设立了保卫科和门岗室,由政教处同志协调做好师生的普法宣传教育,2009年以来全镇各学校未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有4人被评为区级综治、安全工作先进个人。6月30日,区检查组对袁集中心校开展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打造平安校园的措施和成效,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7、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进 中心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厉行节约的通知精神,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规范财务管理,实行校务公开,自觉接受教师和社会监督,增强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2] -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后,袁集镇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带领全镇广大干群,围绕“农民增收、发展各类经济”主题开展工作,使袁集镇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合理调整,粮经比进一步优化,形成了沿105国道、朱三路、袁四路、袁韩路、康新河沿线及芦桥湾低洼地等经济速生林带;建设了朱大、大朱、社前、窑前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区;培育了小赵黄瓜,时庄、郭王西葫芦,安徐大棚辣椒及安徐、韩寨食用仙人掌等蔬菜生产基地及特色种植基地;围绕“畜牧富民"大力发展养殖业,形成了郭王、赵洼波尔山羊养殖基地,袁集、时庄二元、三元杂交猪养殖基。依托四十铺废品资源,组建了四十铺废品市场及工业园区,2009年园区内各类企业100多家,日废品交易量300多吨,年交易额达3亿元左右,极大地带动了袁集镇及十多个省、市、县的经济发展。[1] - 社会事业 简介 袁集镇靠近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阜六”、“合淮阜”、“阜新”三条高速公路和“105”国道在袁集交汇。该镇党委、政府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及省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等机遇,围绕“四新一好”目标,积极采取措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2011年12月经省政府体同意,在我镇和三十里铺乡成立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发展潜力巨大,合肥和阜阳两市共建,距离阜阳机场仅21公里。 1、建设新村镇 该镇党委、政府将袁集街道以三横、四纵进行规划建设,把原镇政府大院开发成步行街,并吸纳后洼、郭王、朱大、徐楼四村村民逐步向镇街道中心迁移,增加集镇人口,繁荣集市贸易。沿105国道的安徐、小赵、大吴、宁大四村为新农村经济开发小区,该项目总投资为1.68亿元,占地25万平方米,2009年已到位资金2000万元。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宁大村原有的8个自然庄,规划整合为一个中心村,两个居民点;以时庄、四十铺为中心,开发废品回收大市场。2008年各项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2、培育新农民 首先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保障农村适龄儿童都能享受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其次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镇党委、政府组织农民学科技、学法律、学劳动技能,2009年已举办农民科普培训18期,培训党员、干部、群众近万人次。再次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农民遵纪守法、移风易俗,引导和激发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着力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3、塑造新风貌 全镇20个村做到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大部分村实现有线电视通。各村配有环卫保洁员,做到“四改四清”,即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清垃圾、清污水、清废旧建筑、清柴垛,实现了生活区与畜牧养殖区、村镇企业加工区相分离,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 4、创建好班子 该镇党委、政府以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以创建“六好党委”、“六好村支部”为目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议事、党务、政务和财务公开制度,实现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使镇村领导班子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增强。[3] - 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 袁集镇位于阜阳市近郊,距阜阳市10公里。袁集镇以北被省纳入沿105沿线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潜力巨大。 2、环境优势 袁集近靠阜阳市郊,生态指数高,空气质量、生态环境好,且袁集人民民风淳朴,治安环境好,是商家理想的投资首选地。 3、交通优势 105国道、朱三公路交贯袁集镇,镇内公路交汇贯通,已形成交通网络。正在兴建中的阜六高速公路、合淮阜高速公路最大的交汇出入口就位于袁集镇,给袁集镇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商机。 4、资源优势 袁集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年粮食总量达26000吨,加上周边的乡镇粮食产量,兴办粮食加工企业,资源充足。 5、政策优势 制定了“三免一保”的优惠政策,即对投资者免交当年税金,免交当年工商管理费,减免征收土地占有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通过政策招商、资源招商、环境招商、感情招商、以商招商等不同方式,不同渠道,引来十几家客商前来投资兴业,2009年,均取得了较好的企业效益。 袁集镇有传统养殖的习惯,2007年随着党的富民政策的落实,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优质山羊及二元、三元杂交猪存栏量大,年出栏商品羊及猪达18万头以上,如投资肉类加工企业,将使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投资项目。 袁集镇四十铺废品回收大市场,已经有20年历史,有全国20个省、市、县废品通过流通汇集到四十铺,再通过简单分捡、加工销往全国各地,为成品加工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据统计,四十铺废品市场日交易总量达300多吨,年营销总额达3亿多元。如兴办废品深加工企业,将有着得天独厚的充足资源,节约投资,生产成本低,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1] 2022年1月,袁集镇被命名为2021年度安徽省森林城镇。 2020年7月,袁集镇入选第六届阜阳市文明乡镇。
焦陂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安徽省 面积:70.30km² 人口:6.00万人
2018年1月,焦陂镇被确定为第五批安徽省千年古镇。 焦陂镇位于阜南县东北部,距离县城23公里,面积70.3平方公里,耕地6.4万亩,人口6万人;其中回民约8000人。辖30个村委会,168个自然庄。古老的润河、陶子河、小清河穿境而过,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绿树成荫。 焦陂系历史古镇。传说为春秋名将伍举封地,北宋为汝阴十大重镇之一,宋欧阳修常来此饮酒赋诗,并留下“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鱼肥脍如玉,清河两岸柳鸣蝉,直到焦陂不下船”的名句。境内“九龙泉”水,用以煮茶,高出杯而不溢;用以酿酒,清香扑鼻而浓郁。焦陂半夏为中药材上品,《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焦陂清真寺,是当地穆斯林朝拜的地方。 跨入新世纪,新一届党政一班人依托本地的资源优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结合实际,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使古老的焦陂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一、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实施发展三大养(山羊、蛋鸡、桑蚕),致富奔小康工程。建成了山羊交易市场、良种繁育场,山羊年交易量达20万只以上,与10多个省份建有良好的供销关系。蛋鸡养殖充分发挥协会带头作用,形成规模养殖户53家,饲养量10多万只,年产蛋3600万个,利润700多万元。同时依托京九丝绸公司,发展桑树种植,目前已建优质桑园628亩,力争3-5年建成万亩桑园,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新的增长点。 二、围绕“拓宽思路,拉开框架,提高品位,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集镇建设步伐,重点实施“回乡创业园区、新型办公区、回民住宅新区”三大区域建设,并划分专业街道,实行分行就市,集镇建设初具规模,楼房鳞次栉比,商业店面比比皆是,商品种类齐全,饮食业独具特色。 三、围绕“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借助外力,形成合力”的目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中粮龙虎尊酒业落户焦陂,山羊公司、信鹏木业、龙源彩印等一批民营企业打出品牌。 2005年,焦陂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6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966元,财政收入124万,比上年分别增长11.3%、8%和10%,综合实力跃居全县先进行列。在2005年度全省计生和“两基”工作抽查中为全县争得荣誉,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通报嘉奖。如今勤劳朴实的焦陂回汉人民正以十分的热情,百倍的干劲,向着既定的目标迈进,共创焦陂美好明天。. 焦陂清真寺 焦陂清真寺位于阜南县焦陂镇北街街东,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焦陂清真寺为阜阳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焦陂古井 焦陂古井位于阜南县焦陂酒厂院内,年代为宋,类别为古建筑。焦陂古井为阜阳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焦邑故址 焦邑故址位于阜南县城23公里焦陂镇东1公里。楚大夫伍举食邑,宋置焦坡镇,为颍州十镇之一。焦陂铁佛寺有宋宝元二年(1039)立的石碑,碑文有“焦坡前代置镇”。皇祐元年(1049)欧阳修知颍州, 四石村遗址 四石村遗址位于焦陂镇焦寨与王屯之间,南距陶子河半公里,是宋代四石村(村中建有望焦楼)遗址,明代为张大同读书处。修南颍公路时,出上布纹砖、绳纹砖、麻叶纹砖和回形纹空心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