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电脑为您整理了新余各镇经济排名前十,他们分别是湖泽镇、水西镇、良山镇、珠珊镇、杨桥镇、分宜镇、双林镇、罗坊镇、姚圩镇、欧里镇,下面来看下新余十大强镇排名吧。
水西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江西省 面积:135.30km² 人口:5.30万人
新余市渝水区辖镇。1949年属沙陂区,1954年设水西区,1956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88年改镇。面积135.3平方公里,人口5.3万。位于区境中部,镇府驻水西圩,距区府10公里。樟宜公路、浙赣铁路、袁河过境。辖白水塘、严家渡、桐林、水西、沙陂、潭隅、下砿、五星、丁下、桥口、江家、陂头、合湖、加山、富光、简家、宠江、姚家边、光明、潭塘、黄家、彭家、河坪、珍田、苍坑、亭孜、施家、汉元2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筑、建材。农业主产棉花、水稻。境内有商周古遗址。. 2021年10月,水西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645位。 2014年7月,水西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2年7月,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授予水西镇第五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水西红三军指挥部旧址 水西红三军指挥部旧址位于高新区水西镇沙陂村。1930年10月—11月初,红一方面军向袁水流域转移,并在罗坊召开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与江西省行委联席会议。期间,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指挥部驻扎于此。 彭家山遗址 彭家山遗址位于高新开发区水西镇周家新村属典型的台地遗址,1983年3月调查发现,现场采集石器有斧、常形锛、小型锛等;陶器有浅盘鼎、豆等;陶质以夹砂红陶和灰陶居多,器足有扁凿式、凹面式、侧扁式 水西镇名人 胡金魁 胡金魁(1906—1982)胡金魁,原名胡贵昌,新余市水西镇铜林村人。家贫,其父流落到峡江种田。胡金魁1906年12月4日生于峡江县流原村。13岁跟哥哥胡福昌(红军烈士)到吉安学缝纫。1924年参加吉 谭斌 谭斌(1916—1945)谭斌,又名谭新林、谭克,新余市水西镇安和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7岁在村里读私塾,4年后辍学,在家帮助父亲种田。1930年夏,谭斌刚14岁便加入苏维埃少先队,参加送信、站岗
湖泽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江西省 面积:60.14km² 人口:2.10万人
湖泽镇地处分宜县东部,距县城7公里,距市区19公里,有着“工业强镇、天工小镇、文旅活镇、生态美镇”之称。因古时地势低洼,山洪爆发时积水成湖,如同泽园,故名湖泽。全镇总面积60.14平方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96个村小组,总人口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万人。辖区内蕴藏丰富的煤、铁、石灰石、硫铁、钼、镁质粘土等矿产资源;知名企业分宜海螺水泥公司、新钢铁坑矿业公司落户于此;沪昆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沪昆高铁穿境而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凤凰山冶炼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赣西地区面积最大的围屋邓家围屋坐落境内。 境内交通便利,分宜至铁坑铁路专用线贯穿南北,沪瑞高速公路将横穿东西,分宜至铁坑水泥公路,公路纵横交错。地下储藏着丰富的煤、铁、石英石、方解石、石灰石、硫磺、硅藻土、高岭土、猛铁矿等矿产资源,现已探明储量的主要有:铁矿5668万吨,石灰石12.6亿吨,煤矿576万吨, 硫磺矿435万吨,硅藻土162万吨,且易开采,经济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湖泽企业众多,矿业发达,是一个新兴工业小城镇。现有镇属骨干企业两个:分宜石帽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现有职工180人,年产10万吨普通硅酸盐水泥,产品质量稳定,并获市免检产品,年创税利200万元;湖泽石灰石矿,现有职工125人,年生产冶金、建筑用石灰石30万吨,年产5万吨金属微细钙粉生产线。 近年来,在抓好优质大米生产的同时,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主攻特色农业,发展多种经济作物,目前种植百合、葛根等药材300亩,茭白300亩,大棚蔬菜1000余亩,产品畅销省内外,农民群众获得了较大的收入。镇内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8座,山塘水坝93座,可放养水面达2500余亩,现有四个立体综合养殖基地。 湖泽经济发展声速,科技文化、教育等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集镇建设步伐加快,镇容镇貌改观,学校、医院、文化娱乐等设施齐全,“十五”期间湖泽将以农稳镇,以工兴镇,以商活镇,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镇域经济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湖泽,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发展前景广阔,它将以宽敞的胸怀,笑迎八方宾客前来兴商置业,共谋发展。. 2012年7月,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授予湖泽镇第五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珠珊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江西省 面积:68.10km² 人口:3.30万人
珠珊镇地处袁河南岸,与城区隔(袁)河相望,东临新余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西靠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仙女湖,南接江南最大钢铁企业新钢公司,北接新余城区、新余电厂、江西二化等大中型企业。全镇总人口33000人,总面积6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819亩,山地面积39300亩。全镇所辖15个村委会,108个自然村。珠珊耕地区属平原地形,山林区属低丘陵地形。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降水量1403毫米。珠珊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明显,紧临市区,已部分纳入了城区规划,吉(安)新(余)公路、天工大道都从南北方面纵贯交汇而过,市区有三座大桥(袁河大桥、渝洲大桥、天工大桥)跨袁河进入珠珊。珠珊通赣粤高速不到20公里,通沪瑞高速仅4公里,待建的武吉高速在镇内通过,通新余火车站仅2公里,珠珊镇已村村通水泥公路,与城区构成了“十五分钟经济圈”。 珠珊镇以决战工业4个亿为战略目标,紧紧依托地处城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靠近省属大型厂矿企业较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低成本技术优势,倾力打造工业平台,全力发展重镇经济,已形成了以钢铁加工、金属制品、纺织制衣为主的工业基地。特别是该镇板桥工业平台,规划面积达1.5平方公里,吉新公路和天工大道边境线沿平台交汇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基础设施完备,招商态势良好,目前有夏威夷科新工贸公司、峰泰有限公司等众多企业落户其中。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了该镇经济的快速发展,2005年,该镇被评为全省经济发展百强乡镇。. 2014年7月,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授予珠珊镇第七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旧址 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旧址位于渝水区珠珊镇横板桥村。建筑原为清代民居。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组建于1937年9月,是全国抗敌慰问总会上海分会会长何香凝派其秘书胡兰畦与上海青年会劳工夜校成立的 斜里遗址 斜里遗址位于渝水区珠珊镇洋津村斜里村。为夏代台地型聚落址。1992年发现,出土直内--和泥质红陶挂黑衣陶觚等遗物。出土泥质红陶挂黑衣陶觚、泥质灰陶豆、泥质灰陶簋、罐、鬲足及泥质挂黑衣陶片,以 珠珊镇名人 胡翔藻 胡翔藻(1886—1958)胡翔藻,字蒹善,号芹捍(勤襄)。生于清光绪(丙戌)年(1886)。新余珠珊镇丰溪人,其父胡文山,书香门弟家庭。他16岁乡试,考取秀才,因科举考试废除,后考读南京两江优级师范 傅亚夫 傅亚夫(1908—1995)傅亚夫,又名傅邦闻、傅栋发,家庭出身地主,珠珊镇石山村委石山村人。傅亚夫从小念书到江西省立临江第五师范学校毕业,后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陆军大学11期毕业。历任国民党
良山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江西省 面积:176.00km² 人口:4.60万人
良山镇是全国5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江西省20个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全镇10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30个自然村,辖区面积176平方公里,新钢公司山上片驻足腹地。总人口46316人(含新钢公司山上区),其中:良山镇17617人(农业人口14794人,居民2823人),户数6650户(农业4859户、居民1791户),耕地25767亩,林地15.4万亩,集镇面积4.3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周宇村,距市城20公里。 良山属低山丘陵地形,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2°C,年平均降水量为1403毫米,交通、通讯便利,吉新公路、武吉高速穿境而过,新(余)周(宇)铁路直达境内,程控电话4000部、手机用户2500户,为新余市第一个移动手机镇。电力十分充足,赣西供电局110KV.1、2、3号变电站,220KV白沙变电站坐落其中,市政基础设施完善。 良山工业经济较为发达,全镇股份制、集体、私营企业共137家,个体工商户1081家,已形成了“管、带、丝、耐材、铁精粉”为主导产品的规模企业群。良山镇已成为新余市中心镇的良山,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良山镇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良山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3年,良山镇上榜江西省首批百强中心镇。 2012年7月,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授予良山镇第五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良山镇名人 熊官盛 熊官盛(1911—1945)熊官盛,字苏民,号振中,新余市良山镇天水江村人。18岁在南昌从师学画时,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国民党逮捕押回新余县囚禁。1930年出狱后,继续参加革命,历任中共新余县东区区委组
分宜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江西省 面积:144.72km² 人口:7.40万人
分宜镇位于分宜县中部,东与渝水区界水乡接壤,西与宜春市彬江镇相邻,是县城所在地。全镇有国土面积144.72平方公里,现辖10个行政村,5个街道居委会,127个村民小组,全镇总人口73761人。 境内交通十分便利,浙赣铁路和清宜公路并驾齐驱,横穿全镇东西,分安公路贯穿南北,并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金、石灰石、白云石、高岭土等,其中煤储量1100万吨,铁储量7000万吨,石灰石储量5000万吨。森林覆盖率达到56.7%,活立木积蓄量达157366立方米。 目前,全镇共有各类乡镇企业3393家,规划乡镇企业开发区4个,涉及建筑建材、采矿冶金、石油化工、机械制造、陶瓷、轻纺、食品加工、电子、商业、饮食服务业等。主要工业产品有水泥、机砖、钢门窗、铁、金、煤、铸钢、氧化钴、白云石、石英粉、轻质碳酸钙、幕墙玻璃、摩擦材料系列产品等,产品远销省内外。城镇建筑公司、二建公司、石油液化公司、钤阳矿业有限公司四家重点企业每年上交税金达400多万元。2000年镇建公司与阿根廷华侨共同投资兴建了盘金大市场,成为赣西最大的建筑建材交易市场。近几年,分宜镇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开发果园5000多亩,形成了以果业开发、无公害蔬菜、水产养殖等为主要产业的特色农业。2000年,全镇大棚蔬菜面积达1000多亩,是全县最大的无公害蔬菜基地。新开发的石门寨森林公园成为广大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近年来,分宜镇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较大成就,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成为了全县的经济重镇。1998年财政收突破千万元大关,达到1044万元,成为全县第一个财政收突破千万元的乡镇;1999年财政收达到1071万元,实现了稳中有增;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35960万元,财政收入达11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90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100多元。近五年来,受到市级以上表彰达34次之多,先后被0江西省委授予“全省先进乡镇党委”,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江西省军区授予“拥军优属先进单位”,被0江西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纪委授予“先进基层党校”。. 2021年12月,分宜镇被确定为第二批江西省“五型”政府建设示范乡(镇、街道)。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分宜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分宜镇榜上有名。 2012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分宜镇2010—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杨桥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江西省 面积:145.00km² 人口:4.70万人
杨桥镇位于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北部,距分宜县城20公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平均气温17.7度,年平均降水量1595毫米,无霜期281天。杨桥镇为分宜第一大镇,总面积14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37650亩,旱地6218亩、山地12.25万亩,水面1750亩,辖20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共有人口4.7万。杨桥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江西省第一个状元卢肇的故里。自古即为边贸重镇,现为江西省中心镇之一,辐射人口达十万八人以上。 杨桥镇交通便捷。南距分宜20公里,西安距宜春40公里,北距上高56公里,皆有国家二级公路相同,正在建设的沪瑞高速公路在杨桥与分宜县城之间穿过,并留有出入口。杨桥拥有自己的自来水厂,由华中电网供电,用水及电力充足。 杨桥是一个农业大镇,2002年粮食产量2.07万吨,经济作物主要有苎麻、香椿。此外森林资源共享丰富,有山地面积12.25万亩。在镇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养殖业迅速发展,2002年生猪出栏数达3万余头,养禽20余万尾。 比较优势 杨桥镇是外伤投资办厂的理想之地,与其它地区相比,杨桥镇有九大优势: 一、区位优势: 杨桥镇地理位置优越。是分宜北方中心重镇,公路、铁路运输方便快捷,距省会南昌仅200公里,是分宜、宜春、上高三地交汇之地,自古即为边贸中心城镇,商贾云集,是商家必争之地,位于镇中心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农贸中心,设备齐全,功能完善,并建有麻纱、仔猪、牛马、竹制品、禽蛋五个专业市场。 二、资源优势: 杨桥镇是粮食大镇,粮食产量占全县六分之一,苎麻在全镇种植面积达8564亩,煤炭资源丰富,除正在开发的几个煤矿外,新探明的庙岭煤田总储量达一千余万吨,现有该区域最大的禽蛋批发市场,年禽蛋贸易量达220余万公斤,现在在开发万亩香椿基地。. 2014年7月,杨桥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1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杨桥镇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罗坊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江西省 面积:270.00km² 人口:8.00万人
罗坊镇位于新余市东北部,地处新余、樟树、新干、峡江交界处。东连樟树,接姚圩镇,西邻水西镇,北连水北镇,南与峡江、新干接壤。全镇总面积270多平方公里,辖36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76个自然村。总人口近8万,总户数18598户,集镇人口1.2万人。有耕地面积99215亩,其中水田79596亩,是新余市第一大镇。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42530万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工业产值完成20933万元,农业总产值完成21597万元,分别同比增长6.1%、9.9%。工商税收首次突破1000万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5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84元。 今年,该镇力求结合实际,按照“建设平安罗坊,打造特色罗坊”的工作思路,狠抓“两项工程”,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这项基础工程和确保社会稳定这项平安工程;力促“两大建设”,即全力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心做好特色农业、特色商贸、特色人文、特色革命传统“四篇特色文章”。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做大做强做优以珊娜果业、惠民果业、雨林苗木、湖藕、蒿菜等龙头企业和特色品种,推动罗坊镇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以集镇建设为重点,再铸商贸重镇辉煌;充分发挥罗坊人口多,在外工作和经商的人也多的优势,激发在外工作人员回报家乡的热情,鼓励他们为罗坊再展雄风作贡献;将罗坊会议发扬光大,把罗坊会议精神与 “-”教育有机结合。狠抓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作风建设和素质的提高,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为罗坊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2014年7月,罗坊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3年,罗坊镇上榜江西省首批百强中心镇。 2011年12月,罗坊镇上榜第三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2011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罗坊镇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05年10月,罗坊镇上榜第一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罗坊会议红色景区 罗坊会议红色景区位于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是以罗坊会议与兴国调查经典红色文化为引领,厚重古色文化为依衬,优良绿色生态为基底,集“革命传统教育、红色研学培训、国画艺术品鉴、古村风情体验、自然生态 罗坊会议纪念馆 罗坊会议纪念馆位于江西省新余市东20公里的罗坊镇袁河之滨,北临清萍公路、浙赣铁路,交通极为便利。该馆始建于1973年,1976年国庆节开馆,建筑面积达2200平方米,是一组颇具民族风格的以四 罗坊会议和兴国调查会旧址 罗坊会议和兴国调查会旧址位于中国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包括以下4个点,即:罗坊会议旧址(毛泽东旧居)、兴国调查会旧址、红一方面军总部旧址(朱德旧居)和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曾山旧居)。2 傅抱石故居 傅抱石故居位于渝水区罗坊镇北岗樟塘村。清代民居建筑。1938年2月,为避战乱,抱石先生携妻儿老小来到老家,在此居住达半年之久。傅抱石故里,著名国画家艺术大师傅抱石先生的故乡,座落在距新余市城 棋盘山遗址 罗坊镇章塘村棋盘山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周代的古文化遗址。为江西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坊镇名人 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字庆远,谱名傅中州,普用名长生、瑞麟,新余市渝水区北岗乡章塘村人。父亲傅聚和、母亲徐氏因生活贫困,流落南昌市以修补雨伞为生。傅抱石于1904年出生于南昌,7岁入私塾读书。 傅益璇 傅益璇(1945年—2017年7月10日),江西新余人。196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专业画家,擅长油画及水墨。为中国著名画家傅抱石先生次女。1979年移居香港,现定居于加拿大温哥华,并受聘为加 傅小石 傅小石,1932年生,江西新余市人,系著名国画大师傅抱石之长子。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江苏省残疾人协会理事,在江苏美术馆工作,一级美术师(正教授级别)。其简介或作品被《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大辞 李群化 李群化(1900—1966)李群化,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松林村人。19岁进赣省中学肄业一年,后考入上海交大附中,1924年升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肄业,1926年官费考入日本东京高等专门学校电机科,193 傅益玉 傅益玉(1949—)女士为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四个女孩中最小的一个,著名国画家、美术史论家及胶彩画家,现为江苏省美术馆特约研究员,南京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她自幼受父亲的熏陶酷爱绘画,在父亲的指导下,凭着个 胡廷桢 胡廷桢(1888—1957)胡廷桢,号懋恒,生于新余市渝水区罗坊镇暇屯阝村。胡廷桢父亲早年去世,母亲改嫁,从小依靠叔父母抚养,在舅父的资助下,进入江西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在临江中学任教,民国7 蒋国珍 蒋国珍,男,1930年出生,渝水区罗坊镇嵩山村委蒋家村人。1949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新干县城关区政府、南昌地委宣传部等单位工作。1954年调入教师队伍。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后正式
双林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江西省 面积:100.70km² 人口:2.60万人
分宜县双林镇是“中国夏布之乡”——分宜县之夏布重镇,位于新余市西北23公里,分宜县城东21公里处。东邻渝水区欧里镇、分宜县洞村乡,西连凤阳乡,南与湖泽镇毗邻,北与高岚乡、杨桥镇接壤,有省二级油路直达县城,到市区和县城均只需30分钟,交通便利。全镇总面积100.7平方公里,2.6万人。其中集镇面积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00人。全镇辖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境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以煤炭、石灰石储量尤为突出。水资源也十分充足,有小(二)型水库(冷水井)一座,且水质好、流量大,有可开发余地。 夏布、煤炭、石灰石是我镇的三大支柱产业,是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现拥有两个集团:一个是夏布集团,有夏布生产专业村8个,专业户5100户,下设夏布专业加工厂8个,夏布综合交易市场1个,夏布精深加工厂1个。主要产品有各种规格的坯布、各种规格各种颜色的精加工夏布及各种型号的成衣。2000年生产加工夏布43万匹,创产值7350万元,创江890万美元。另一个是矿业集 团,下设煤炭和石灰石两个公司。主要产品有高热卡的块煤、粉煤和白石灰、石灰石年产煤炭达35万吨,产值5600万元。年产石灰石20万吨,销售收入500万元。几年来,全镇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确定“立足夏布、煤炭、石灰石”优势,全力主攻“白黑灰”产业的发展思路,竭尽全力抓大事,抓落实,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突飞猛进,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实现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各方协调、百业俱兴的局面。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5760万元,实现财政收入510万元。曾获全省农产品流通奖、省级文明的单位、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姜源村获全市文明村称号。 今后,双林镇将继续以-理论和“-”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化升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着力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开门招商,致力于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全力做强、做大、做优夏布、煤炭、石灰石产业。把双林建设成分宜县新型卫星小集镇,力争2001年产夏布45万匹,年完成苎麻夏布总产值1亿,煤炭、石灰石生产走科学、规范、规模开采之路。. 2021年10月,双林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693位。 2021年4月,双林镇入选2021年农业强镇创建名单。 2019年9月,农业农村部认定双林镇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夏布)。 2016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双林镇为2015年国家园林城镇。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双林镇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双林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4年7月,双林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3年,双林镇上榜江西省首批百强中心镇。 双林镇特产与美食 双林夏布 双林镇素有“中国夏布之乡”的美誉,双林夏布始于唐末鼎盛于清乾隆年间。全镇85%以上人员从事夏布产业,全镇有5100户专业户,夏布专业加工厂8个,夏布集团1个,夏布综合交易市场1个,纺织印染公司1个。全
欧里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江西省 面积:65.11km² 人口:1.77万人
欧里镇位于新余市西北16公里处,东邻下村镇、观巢镇,南靠观巢镇、分宜县的湖泽镇,西与分宜县的双林镇交界,北与分宜县的洞村乡接壤。辖12个行政村,78个自然村,12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314户,总人口17689人,其中农业人口16217人,农户4551户。全镇总面积65.11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55395亩,耕地面积14710亩。境内有丰富的煤炭、石灰石、铁矿等资源,已探明煤炭储量5000万吨,石灰石储量10亿吨。 欧里交通极为便利,国家二级水泥路新欧线直通欧里。2003年率先在全市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昌金高速公路距欧里仅10公里,铁路运输距新余火车站东货场只有18公里。目前正在兴建的欧下公路和武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欧里镇属丘陵地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水相间,山青水秀,景色宜人。东面有一小溪由北向南流经上巢、白梅、皇华、木村;中部有一小溪从西向东拦腰把欧里镇分为江南、江北,流经昌坊、联合、洲上、木村,两条小溪在木村汇合流入孔目江。溪水清澈见底,未被污染,为新余市城区饮用水供水来源。享有盛名的小康红旗村——昌坊村,其独特的农家乐旅游已成为新余市旅游定点单位,并且被省里定为江西省农业旅游示范点。 多年来,欧里镇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着力做好“黑(煤炭)”、“白(石灰)”、“灰(水泥)”三色文章。全镇现有小煤窑33对,石灰窑70多家,采石场13个,水泥厂1个。2005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23080万元,财政总收入15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60元。2005年荣获江西省经济百强乡镇称号。 2006年,欧里镇新一届党委和政府提出了“一个目标,四大重点,五上台阶”的工作思路,并着力办好停车场建设、新敬老院建设、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等六件实事。欧里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14年9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欧里镇2012年—2013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2012年7月,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授予欧里镇第五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姚圩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江西省 面积:0.10km² 人口:3.10万人
姚圩镇位于渝水东部,袁河中下游,东接新溪,西连罗坊,南邻南安,北与樟树市黄土岗镇隔河相,辖14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02个村小组,112个自然村,总户数7917户,人口30036人。全镇耕地面积33250.46亩,其中水田23208.46亩,旱地10042亩。山地面积2093公顷,森林覆盖率30.6%。 姚圩镇是一个务工大镇,全镇在外务工人员已达1.33万人,占全镇劳动力总数的88.7%,流动党员187人,占党员总数的22.5%,其中在深圳的流动党员119人。全镇外出人员年务工收入突破2亿元,劳务输出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由前几年的25%上升到了62.7%,已成为姚圩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截止到2004年底,全镇在境内银行存款余额达2亿元。 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已初步形成“三纵两横、一个中心”的区域中心镇格局,集镇“三位一体”改造全面完成,实现了亮化、绿化和美化,集镇人口由5000人增加至8000人,面积由1平方公里拓展至1.5平方公里,集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品位进一步提升。 小康村建设形成连片创建的特色。全镇7200户农户中,已有6100户建起了三层以上的新居,占总农户的84.7%。全镇102个自然村,按照“四个统一”(统一审批、统一用地、统一图纸、统一施工)改造和新建小康村56个,占总数的54%,按照“四化”(地面硬化、房前屋后绿化、村内亮化、地下水沟净化)高标准建设小康村34个,占村庄总数的32%,所有的小康村都实现了人畜分离,有统一的排水化粪系统、完善的公共用地,有良好的布局和整洁、舒适的环境。城镇化率由32%提高到了60%。14个村委会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小康村建设普及率较高,经济发展较快,农民比较富裕。今年被评为“全省首批八个卫生镇”之一,镇党委被评为全省“党员队伍建设基层党建红旗单位”,并受到省委表彰。. 2013年7月,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授予姚圩镇第六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2009年1月,姚圩镇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姚圩镇名人 艾立德 艾立德(1905—1976)艾立德,字席珊,号瑾林,生于新余市姚圩镇湖东村,1926年毕业于上海浦东高中,1927年东渡日本留学,先在东京高等师范攻读3年,后在东京文理科体育系毕业。1935年回国后, 张振宇 张振宇(1901—1960)张振宇,号辅之,生于新余市姚圩镇姚圩村。1924年留学日本,在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科毕业。1929年回国,在江西省立工业专科学校任教,兼任该校机械工厂主任和南昌铁工厂技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