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电脑为您整理了铜仁强镇排名前十,他们分别是本庄镇、万山镇、孟溪镇、闵孝镇、云场坪镇、塘头镇、坝黄镇、长兴堡镇、大龙街道、铜仁新店镇,下面来看下铜仁十大强镇排名吧。
万山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贵州 面积:15.51km² 人口:1.90万人
万山镇是隶属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地处万山区中心,且辖6个社区总面积15.51平方千米的下辖镇。
本庄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贵州省 面积:487.00km² 人口:0.00万人
闵孝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贵州省 面积:268.30km² 人口:2.70万人
2016年7月,农业部认定闵孝镇为第六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梵乡提红葡萄)。 闵孝镇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境内,位于江口县城西20公里,幅员268.3平方公里,有6939户,总人口27007人,现有耕地1757.54亩,所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303、305省道穿境而过,境内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以矾矿、硫镍矿、石墨、铜矿、金矿为主,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交通便利,通讯发达,集城乡经济于一体,加上近几年的小城镇建设,为闵孝开辟城郊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经济发展 经济与社会发展。近几年,闵孝镇抢抓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强镇之本,大搞集镇开发,开拓富民之源,使闵孝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1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4700万元,第二产业2180万元,第三产业220万元,财政收入229.31万元,人均收入1473万元。 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有新突破。2004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800万元,动工并完成了政府办公大楼及市政广场、自来水、农贸市场、异地移民搬迁等工程建设。 畜牧业 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在调整产业结构时,把发展畜牧业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农民建立家庭养殖业或养殖场,以此推动畜牧业发展,以三合肉牛养殖场、罗江生猪养殖场、边江仔猪养殖场、红石波尔山羊养殖基地、边江朝宏林下生态养鸡场、三合养鹅场为龙头,实施养殖大户带动战略,吸引了更多的农民加入养殖行业。目前,全镇已有养殖大户129户,主要以养鸡、鹅、猪、牛、羊为主。 种植业 种植业基本形成规模。该镇发挥自然优势,确定了工作思路:一是大力发展烤烟生产,创建烤烟生产基地。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型产业,目前全镇发展烤烟5092亩,商品蔬菜2305亩,大棚西瓜50亩。 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有个体工商户350户,从业人员850人,大小饮食摊点20个,从业人员100人,投入营运车辆85辆,其中中巴5辆、面的45辆、货车15辆、客运三轮车20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0万元,比上年增长9%,其中批发零售1500万元、贸易零售480万元,增长7%,餐饮业零售90万元,比上年增长7.5%,其他零售1410万元,增长6.5%。 -文教卫生 文化教育卫生状况。全镇有一所普通中学、一所中心完小、16所初级小学、8个教学点,共有教职工207人,其中中学专任教师79人、小学专任教师128人、代课教师55人,在校中学生1272人、小学生2972人,中学毕业率100%,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8%。卫生基础医疗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有医院一所、病床32张、卫生人员32人。 罗蒋寺 位于江口县闵孝镇官坝丁家坪的罗蒋寺,坐西朝东,海拔一千余米。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至今有500多年历史,此地建成寺庙,据说有一个不平凡的故事感动了当朝皇上,其寺由皇帝赐名为“罗蒋寺”。罗蒋寺香脚 闵孝万寿宫 位于闵孝老街后街下段转角位置的万寿宫,占地面积约700m2,四周封火砖墙高出整个屋脊3m,外形看似桶子屋。入大门的第一进是院坝,约300m2的院坝一色细钻青石板铺就;殿堂、院坝分为三级三进,
孟溪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贵州省 面积:140.90km² 人口:3.14万人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孟溪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4年7月,孟溪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曾是古黔东五大集镇之一,拥有近九百年的历史,素有“梵净府城”、“文化老区”之称。全镇辖24个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140.9平方公里,总人口31400人,是一个多民族集居乡镇。渝怀铁路穿城而过,与铜仁大兴机场相邻。这里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国家百家绿化乡镇和贵州省重点建设示范镇之一。 孟溪镇地处梵净山腹地东麓、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中部,北和大路乡、冷水溪乡相接,东与大坪场镇为邻,西边紧靠乌罗镇,南依普觉镇,地处渝湘黔交界处,位于贵州铜仁、重庆秀山、湖南吉首三角的几何中心
塘头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贵州省 面积:109.80km² 人口:0.00万人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塘头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4年7月,塘头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一、历史悠久据历史记载塘头在唐代为洋川县,武德二年(619年)改属义州;贞观四年(630年)改属贵州为乐源县;明洪武十年(1337年)置苗民司,属思南宣慰司;永乐十一年(1413年)改属石阡府;民国三年(1914年),印江、沿河、务川、德江、凤泉、石阡等县互拔插花地,塘头由石阡拔入思南;解放后(1950年2月)塘头成立区公所,1992年底建镇并乡撤区后建为塘头镇。塘头镇位于思南县城西南部,距思南县城31公里。地跨东经108°6′_108°16′,北纬27°41′_27°48′之间,东西长16.8公里,南北宽12.4公里,总面积109.8平方千米,东与兴隆土家族苗族乡相连,南同板桥苗族乡共界,西和三道水土家族乡接壤,北与思林土家族苗族乡隔河相望,辖34个村民委员会,3个居民委员会,共计277个村民小组。地貌——黔东小盆地镇域内属乌江中南温夏旱低岗平坝地区,多属溶蚀及侵蚀堆积平坝地区。地貌组合以溶蚀堆积阶地平坝和垄岗谷地为主,西高东低,四面环山,中间地势平坦,是一个高原地带的小盆地,平均海拔600米左右。龙底江自东向西迂回向东北穿镇而过,在两江口处注入乌江,沿河两岸的芭蕉、尧民、唐乔、仁和均为坝区,海拔在400米左右。二、自然资源丰富(一)土壤根据1980年土壤普查测定,本镇土壤主要为淋溶黄色石灰土,黄泥土、大泥土、大眼泥土、岩泥等,共分5个大类9个亚类12个土种。土壤酸碱度的PH值在6.0至8.0之间。矿产资源塘头境内主要矿产资源有铜矿,分布在官渡河,仡佬坝等地,煤矿分布在青杠坝、两河口,官渡河、仁和场、平坝等地,根据勘测量在82.3万吨;铁矿主要分布在桃山、青杠坝等地,藏量4万吨左右。水资源塘头镇水资源主要有龙底江和其支流小溪河,其次是山泉。龙底江在镇境内流段15公里,一般枯水流量每秒7立方米,可供沿河两岸农田提水灌溉。小溪河流经境内4.5公里,枯水流量为每秒1立方米。另外,东有龙井沟水库,设计容量37万立方米,西有岩门水库,蓄水量325万立方米。有山塘16口,合计蓄水量41600立方米。(二)气候条件塘头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具有水热同季,温湿共节,夏季较热,冬季较冷,夏季天气较长,冬季较短的特点。年平均温度为17.5℃,极端最高温度为39.85℃,极端最低温度为-5.25℃。最热天气出现在七、八两个月之间,月平均气温在27.95℃,欍最冷气温在11月至次年. 塘头镇特产与美食 思南斗笠 思南斗笠思南斗笠有棕丝斗笠与纸斗笠两种,以棕丝斗笠最为著名,主要产地为塘头镇。其制作工艺流程为:首先将慈竹削片成竹篾,再将竹篾分成细丝,围绕框架编织。棕丝斗笠直径一般为65厘米,篾丝分上下两层,在中间 思南塘头斗笠 斗笠,也叫篾帽,分为黄篾编织与青篾编织两种,有遮雨的(大而厚),遮太阳的(大而薄),和戴着玩耍的(小而厚并编花织草)的三种。戴斗笠做事方便,灵巧,不像伞要手拿,绊这绊那……从前编织斗笠的人也叫篾匠,排
云场坪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贵州省 面积:35.64km² 人口:4800.00万人
云场坪镇位于铜仁市东部湘黔两省交界处。东连湖南省凤凰县茶田镇,北接滑石乡,西、南与漾头镇毗邻。辖区位于东经109°17′至109°22′、北纬27°43′至27°47′之间。东西长8.6千米,南北宽8.4千米,总面积35.64平方千米。境内海拔最高点(罗坳后山) 859米,最低点(枫木坪老屋场沟底)320米。有小溪河两条, 一条由马仙溪流向马岩,俗名小河,一条在云坪镇内三眼泉至回龙溪库内。年平均气温为15至16℃,1月平均温度为2.3℃,7月平均温度为24.8 ℃;全年无霜期250天左右,降雨量1250毫米,年日照1050至1120 小时。全镇耕地面积3733亩,其中田2585亩,占耕地面积的69.25%;土1148亩,占耕地面积的30.75%。林地面积4876亩。 云场坪在元朝时隶属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辖的施溪样头长官司。明朝江洪武五年,改名施溪长官司,隶属湖广沅州卫;六年(1373)拔属思州宣慰司;明永乐十二年,划属刚设置的思州府。清代仍为思州府施溪长官司的辖地。民国2年,施溪长官司地划属新设置的省溪县,为该县的东区(民国12年改称五区)。民国21年曾设置大洞镇。民国27年属省溪县第三区第三联保第4、5、6保(大硐喇、落水龙、老屋场)。民国30年撤销省溪县,原施溪长官司地划属铜仁县、云场坪属铜仁县的马岩乡。1953年由马岩乡分出建立云场坪乡。1957年又并入马岩乡。此后与马岩乡时分时合。1985年1月,再次将马岩乡的云场坪、 枫木坪、路腊3个行政村和云场坪矿区划出建立云场坪镇。1992年, 云场坪镇由乡级镇升格为科局级镇。镇政府驻地云场坪,地理坐标为东经109°21′,北纬27°45′,海拔606米,距铜仁城的公路行程27千米。2007年,全镇辖3个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475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65人,农业人口2989人。居住人口复杂,民族繁多,主要有土家族、侗族、苗族、蒙古族、布衣族、仡佬族、白族、水族、壮族、满族等15个少数民族。汉族占总民族的49%,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1%。 云场坪镇地处高山,峰峦起伏,沟壑纵深,具有云贵高原特色显著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岩溶洞穴,奇峰异石,风光绚丽。有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和价值。但由于云场坪镇经济条件落后、交通不便、宣传不力、信息落后,至今尚未得到开发。最有开发价值的有沙落岗峡谷。 1、沙落岗峡谷:在云场坪镇枫木坪村马仙溪村民组镜内,上游与滑石乡小田村接壤,下游与灯塔办事处马岩村、独岩村相连,峡谷长约4千米,谷内两边悬岩峭壁,刀削斧劈,风光十分独特,景点集中,多约数十处,世间稀有。 2、铁门栓:位于沙落岗的下游,有两道石壁,一道石壁从左壁伸向右壁,一道从右壁伸向左壁,固似两个门栓,溪水从中间未关断的空隙中间流出。传说是远古时期一天夜里倾盆大雨、雷电交加、突然天崩地裂,一条黄龙从滑石飞奔而下,冲断滑石桥(断桥)奔入沙落岗谷内,企图从沙落岗进入锦江,回归大海。为使黄龙不绕乱地方安宁,一神仙作法,急忙从梵净山移来两匹山将黄龙关在谷内,固名铁门栓。 3、飞龙潭:在沙落岗谷内中断,流水从约百米高的石壁上飞奔而下进入潭中,形成世间独一无二的瀑布。气势宏伟,震耳欲鸣。传说黄龙经过石壁由于为了不误时辰,来势十分凶猛,将一个约百米的石壁,梭出约2米深的大槽,溪水从槽中流入深潭。形成了世间独一无二的瀑布。深潭水域面积约1000平方米,深约10米,潭似圆形,左壁上端有一天然洞,高约100米,宽约80米,深约10米,顶上有无数石山。正面石壁有无数小溶洞,洞内洞外壁上有很多奇形怪壮的石溶钟乳石,风光独特。 4、河道明珠:在飞龙潭顶上流水处,有几个圆形天然水塘,站在高处下看,太阳照在水塘上面银光四射,像几颗特大明珠镶嵌在河道中。大的约10平方米,小的约2平方米,深不可测,传说是八洞神仙铁拐李用拐棍凿通的,马仙溪曾有老人用棕绳吊上石头下放塘中测量水深,用了10余米绳子都没有放到底部。此处很有地理考察研究价值。 5、-、鲤鱼向天歌:又名-口,在河道明珠上端约400米处,由于千百年流水的冲刷将两块大石冲刷成一个酷似-的大口,一个酷似鲤鱼的大口,-、鲤鱼两旁齐排一起,头向天仰,张着大嘴,形象十分逼真。传说-、鲤鱼要争夺上端10米处的“金盆”、银盆”,相互争夺不下,仰头呼请玉帝定夺,由于玉帝不问人间事,所以至今“金盆”、“银盆”还在原处,-、鲤鱼均没有得到。 6、“金盆”、“银盆”在-、鲤鱼向天歌的上端10米处,两塘间隔丈余,水面深绿,形状如圆形,酷似两个装满水的大盒,俗称“金盒”、“银盒”。传说-、鲤鱼精都想将其占为己有,请求玉帝定夺,由于玉帝说不管人间事,所以至今还在原处。 7、沙落屯:在峡谷尽头,三面悬崖峭壁、刀削斧劈,一条路进入屯中,屯内呈圆形,面积2000余平方米。屯正面用石块砌成约3米的高墙,右面石壁脚下是飞龙潭,左面有一个约2米宽,2米高,3米长的自然通道,下面是-、鲤鱼向天歌和“金盒”“银盒”。相传是清代时为了抵挡苗兵的修建的关卡,也有可能是“南长城“的起点,很有考察价值。 全镇基础设施齐全,通邮、通电、通路、通电话。80%的村民饮上了自来水,80%的村民看上了闭路电视, 农业科技普及较快,粮食产量逐年增加,2001年达2155吨,人均807公斤。绿色产业和养殖产业迅速兴起,各村(组)相继建立了养殖基地和果园基地。 我镇不光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有十分丰富矿产资源, 有汞、铅、锌等十多种多种矿产,尤以出产汞,历史悠久, 在全国享有盛名。这里曾有全省最大汞矿之一铜仁汞矿。这几年来镇党委、 政府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引来了外商在这里投资, 1999年德福选矿厂和2001年湘黔锌业有限公司相继在这里投产,并取得了很大的效益。 全镇农村经济发展迅猛。 下辖三个行政村于1996年和1997年分别被铜仁地委、行署和贵州省委、 省政府命名为“小康村”。2000年云场坪镇、云场坪村分别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 “六好”镇、“五好村”。全镇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云场坪镇正以崭新面貌, 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创造美好未来。
长兴堡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贵州省 面积:70.20km² 人口:2.53万人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长兴堡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长兴堡镇,古称大塘,位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城北部片区,史称“北区”,为东经109°11′30″,北纬28°19′08″,距县城19公里。与湖南省花垣县的民乐镇、茶洞镇、重庆市秀山县的洪安镇、雅江乡、石耶镇、中坪乡、岑溪乡、梅江镇毗邻,史称三省周边或三省结合部,有“东北门户”之称。 - 城镇结构 镇政府驻地海拔630米,最高处施把坳680米,为低山丘陵地貌。全镇国土面积70.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4985.3亩,辖2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25个村民组(86个自然寨)。全镇总人口达25320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数98.2%,主要有苗、侗、土家、仡佬等民族,这里大多生活着苗族人。在这片红土地上,曾是红二六军团长征战斗过的地方,所建的烈士陵园1996年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清朝乾嘉民族起义英雄石柳邓遗址。 - 自然资源 该镇属温暖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平均海拔650米,平均气温14.5℃,年均降雨量1390毫米。土地肥沃,盛产优质大米、玉米、小麦及署类农作物;经济作物有金秋犁、油桐、油菜、花生、茶叶、优质烤烟等。在境内还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碳酸美(钙)和大理石,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同时还是松桃县的主要商品粮食生产基地,以苗族为主体的长兴各族人民勤劳勇敢,在这块神奇而古老的土地上,铸就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及上刀梯、苗族的四面鼓、“傩戏”、苗族蜡染等民族民间艺术和绝技。
坝黄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贵州省 面积:197.60km² 人口:3.60万人
2022年6月,坝黄镇入选第二批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镇名录。 2014年7月,坝黄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坝黄,一个亮丽的名字,一个风景毓秀的地方,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胜地。 坝黄,地处铜仁市的西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的东南麓,距铜仁市区仅20公里,是铜仁市通往西五县的必经之地,是两县(市)四乡(镇)的集贸中心。305省道穿腹而过,源于梵净山麓的隽秀锦江流经全镇,沿江两岸,在串珠般肥沃的田坝外,绿树成荫,小桥流水人家处,或古树参差,或怪石嶙峋。 这里,山环水绕,山青水秀,溪沟纵横,气候宜人!有令人赏心悦目的白花浪迷人风景区,有直入云端,恰似梵净山金顶的“双峰山”,亦有鬼斧神工的将军城石林。 全镇总面积197.6平方公里,辖21个村,1个居委会,218个村民组。总人口3.6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3.48万,农业劳动力22860人。有汉、苗、侗、土家、瑶等十多个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大杂居、小聚居镇。 全镇现有耕地10万亩,林地15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51%。 已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邮、通电、通电话、通电视。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以“抢抓机遇,负重拼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始终围绕“农业稳镇、绿产富镇、商贸活镇、科教兴镇、旅游强镇”的思路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2001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553万元;粮食产量13074吨;财政收入完成135.93万元;乡镇企业产值达到25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80元。全镇有农牧专业技术人员34人;有学校33所,教职工366人;有卫生医疗机构26个,卫生技术人员58人。 坝黄属低山丘陵流水侵蚀地貌,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8°C,年降水量1337mm,无霜期280天以上,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土特产以油桐、花生、油菜、马铃薯等为大宗,经近几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大棚蔬菜、无公害蔬菜、猕猴桃等基地种植已初具规模。本地还贮有丰富的磷、铅、锌等高品位矿种,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潜力。 坝黄人民勤劳,生态资源丰富,全镇上下乘着西部大开发的时代东风,以宽广的胸襟,以“借您一桶水,还您一桶油”的优惠政策,热忱欢迎您前来投资、开发!同时,也愿奉出独好的风景,供您观光、旅游、休闲、娱乐! 有您的投资、有我的优质服务、再加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坚信,一个集生态旅游、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贸易和绿色产业于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小城镇--坝黄一定会显现在世人面前! 杨氏窨子屋 杨氏窨子屋位于坝黄镇坝黄老街南段西侧,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坐西向东,东侧开双石库门,内由厢房、正房、过厅、天井组成四合院落,四周为封火墙高4米余,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穿
铜仁新店镇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贵州省 面积:57.95km² 人口:1.33万人
铜仁新店镇是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下辖镇,地处玉屏侗族自治县西南部,其辖9个行政村,总面积57.95平方千米,该镇曾获得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称号。
大龙街道
所属国家:中国
省会:贵州省 面积:61.22km² 人口:4.43万人
大龙街道是贵州省铜仁市玉屏县下辖街道,地处玉屏侗族自治县东南部,2018年12月,玉屏县撤销大龙镇设立大龙街道。其辖5个村委会和4个居委会,区总面积61.22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