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首页 知识大全

机械表历史(机械表历史有多长)

发布时间:2023-07-22 15:44:02

机械表历史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机械表是那一年发明的,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机械表历史

机械表是那一年发明的?

手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它使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间是一种度量衡单位,而手表却是划分时间的工具,时至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没有时间的刻度,如果没有计量时间的工具,恐怕谁都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模样。从第一只手表的面世起,手表的创制及生产都基于一个简单而机智的发明,这就是“弹簧”,它能够收紧并储存能量,又能慢慢地把能量释放出来,以推动手表内的运行装置及指针,达到显示时间的功能,手表内的这种弹簧装置被称为主弹簧(Mainspring)。
瑞士钟表业最早出现于16世纪中叶的日内瓦,制表业很快就风靡日内瓦,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的手艺。到16世纪末,日内瓦制表业就以其质量闻名。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日内瓦制表艺人决定组织并规范他们的行业,并于1601年创建了日内瓦制表协会,成为世界首家钟表行业协会。当时,表厂已多达500多家,这迫使一些人移至人口较为稀少的城镇。日内瓦北部的汝拉山区逐渐成为制表艺人生活和生产的理想场所。1665年,在汝拉山区诞生了一个名叫Daniel Jeanrichard的人,他后来成为一名金匠,组织了钟表生产部门。1741年他去世时,纳沙泰尔汝拉山区已有了数以百计的钟表行。
早期的钟表十分昂贵,只是皇室贵族用以显示身份的奢侈品,其首饰的作用多于报时的功能。他们甚至烦厌每日多次去上发条,而且早期钟表准确程度较差,直至16及17世纪因制表工艺的不断改进,才提高了报时的准确性。1675年出现了一项技术的突破,就是“平衡”(balance)弹簧,此弹簧是用以调整传统主弹簧因运行波动而产生的不平衡,加装了此平衡弹簧终于使钟表的准确度大大提高,一天的误差不足五分钟。
18、19世纪,制表技术开始突飞猛进,1690年第一只双行针的钟表面世,1770年,Abraham-Louis Perrelet创造了“永久性”的钟表,这就是现代可自行上弦手表的先驱。1776年,第一只有着三支指针的钟表面世,确定了现代手表的基本结构。1842年,Adrien Philippe发明了垂式上弦钟表,此君也是著名的Patek Philippe手表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在同一阶段,制表业开始生产复杂的钟表和引进特殊的部件如永久性日历表及秒表等。
18世纪的一位杰出的人士,Abraham-Louis Breguet (1747-1823),被誉为最伟大的制表匠。他生于瑞士的纳沙泰尔,一生中的大部份时间却身处法国巴黎,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他是最顶尖的钟表匠,专门制造贵族化的珍贵稀有款式,供应皇室成员及贵族商贾。他有名的顾客包括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东瓦内特、拿破仑和约瑟芬,及美国的乔治华盛顿总统等。
当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法国社会及人民都处于动荡而纷乱的时期,Breguet如日中天的事业似乎就要因此而停顿,但不平凡的 Breguet运用他机灵及成熟的交际手腕,不久就与新政府的成员成为朋友,反而为他增加了另一批新的顾客。 Breguet的一项伟大发明就是“陀飞轮”(tourbi1on),此机械装置可以补偿钟表在处于不同水平位置所产生的误差,使钟表走时更为准确,陀飞轮装置是被高度推许的发明,现今只出现于顶级价格的手表中。
Breguet同时还制造了一个可以连续运行60小时而不需上发条的钟表,另一项发明是万年历(perpetual calendar)装置,可以自动调节月份及年份,连闰月亦早已计算在内,此性能亦为现代手表所乐于采用。从当时的技术来看,上述发明都相当先进。
Breguet逝世后,随时代的转变,一场无可阻挡的制表工业革命悄然降临。经济领域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产量也随之猛增。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蒸汽火车铁路在英国诞生,随后,新建的铁路在欧洲及美洲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们对于可携带的准确计时工具需求越来越大。铁路把各地连接在一起,同时也带来时间差异的问题,于是标准时区首先出现在美国,其后欧洲直至全世界都设立了时区标准系统,从事国际贸易及经常旅行的人士,都提高了对时间的重视,对钟表的需求日益增加。1800年世界总产量达到二千五百万只,其中瑞士钟表占了产量的三分二,超越了英国而领先世界。
19世纪,瑞士及美国的工厂已进行机械化大批量生产手表。美国的 Waltham钟表公司是其中的代表者。他们成为采用先进而精密的机械制造钟表技术的先驱。美国钟表高水准的成就甚至引起瑞士同行业的妒忌。但瑞士以其更精密、更先进的机械及技术、富于经验的设计师及工人,终于击败了美国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瑞士制表的技术提供了多样化的功能及设计款式。瑞士制表厂决心走向改革创新之路,提高产品档资,对技术精益求精。例如百达翡丽(Patek Phi1ippe)就以欧洲皇室名字来命名其钟表系列,推出了维多利亚女王型(Queen Victoria)、阿尔伯特王子型(Prince Albert)及其它名字响亮、型号独一的钟表,专供皇室、富商购买。
在进入20世纪时,瑞士引进了两个伟大的表匠Pierre Frederic Ingold和Georges-Auguste Leschot发明的新技术,即可快速和精确生产带齿轮的夹板和主夹板并发明了可替换的内部零件,为钟表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铺平了道路。
到20世纪初,瑞士已经是世界钟表业的领头羊。这时腕表开始流行,并逐渐取代怀表的地位,1906年,卡地亚(Cartier)应著名的飞行家Alberto Santos-Dumont要求,制造了一只腕表,使他在驾驶飞船途中,亦可方便地看时间。此一创新十分成功,卡地亚更于1911年正式生产Santos-Dumont型腕表供应上流社会的人士,这是第一款公开发售的商业型号。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军方意识到“免手提”腕表的重要性,这才启发了一般民众对手戴腕表的热切需求。20年代未,腕表的产量已大大超越了怀表,除了方便的因素外,可外露的特点更是顾容购买手表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由此推动了各式各样的外观设计以吸引顾客:正方形、蛋形、圆形,甚至三角形的设计纷纷出现,再加上各种特意的装饰,手表已成为一种令入眼花缭乱的商品。1926年,发明了第一块自行上弦的腕表,从1960年起,传统的圆形表样普遍受到接受。瑞士对腕表的进一步改进,就是把怀表所具有的计时、日历、陀飞轮及自动发条装置加以微型化,而装设于腕表上。
1952年在美国、法国和瑞士生产出第一块电子表。1967年,纳沙泰尔的电子钟表中心开发出第一块石英手腕表,并在1970年以不同瑞士品牌的名字开始大量生产。自此,新的技术开始快速开发。
1970年代,由于太空及电脑科技带动了人们对高科技的兴趣,就像其他新兴的科技产品一样,石英科技开始主宰手表工业,人们开始厌烦机械手表需要每天去上发条,而工业界也有悲观的人士认为机械手表势将没落。结果到了70年代末,一些企业家开始察觉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旧款的机械腕表逐渐地在市场上消失,一两年前不被一顾的旧表已静躺在收藏家的保险箱里 。但不为人知的事实是:消费市场正在自行调节,为机械手表的重临酝酿条件。
以日本为代表的石英手表对瑞士手表工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70年代中期,很多人都认为瑞士钟表业已处于垂死挣扎的最后阶段。由于各国的钟表行业都转向电子计时技术,似乎只有瑞士钟表业没有搭上这班车,并感受到全面衰退的严重威胁。在身陷危境的25年里,瑞士钟表业从根本上进行了重整,并重新夺回了在70年代危机前的地位。
时势造英雄,同样也适用于瑞士制表业。1978年,瑞士钟表业受到来自日本竞争的巨大压力。 Ernst Thomke博士积极研究对策,他要求技术人员研制出一款比日本表更好、更纤巧的石英表。六个月后,瑞士微电子集团(SMH集团)的表芯部门生产出一款只有2毫米厚的表样原型,是当时世界上最薄的石英表。最后生产出来的型号,更是减去了51个零件,表芯藏置于一个防水的胶壳内,而且防震、耐用、低成本,最重要的是价钱低廉,他们称之为斯沃琪(Swatch),斯沃琪表一经推出,便风靡全世界,成为老少皆宜的产品,自此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手表,直至今日。1998年,瑞士微电子集团干脆把集团的名字改为斯沃琪集团。
80年代,收藏古董手表的热潮在世界各地全面爆发,著名的拍卖行更是专设部门处理这一新兴业务。人们开始懂得去欣赏机械手表的制作工艺、研究各个不同表匠的独特发明、设计与及个人化的风格、钟表的发展及历史等。名厂及有特别功能的旧款式钟表价格逐日飚升,新一代机械手表的来临已指日可待。
至80年代末,瑞士表厂开始生产一系列高价位的机械手表,受到广泛的欢迎,这一潮流遂得以逐渐壮大,一些结构复杂的机械手表再次得到认同。如劳力士、百达翡丽这类公司一直信守只生产机械手表的宗旨,经过石英表热潮的洗礼后,机械表销量回升,重拾了昔日的尊贵地位。就像勃浪帕爱(Blancpain)手表所自夸的那样:“自1735年以来,世界上从来不曾有过一只勃浪帕爱石英表,日后为什么要有呢?”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战胜竞争对手,瑞士制表业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取长补短,先后推出一系列技术新品。1979年,Ebauches公司/ETA公司生产出世界上最薄的表,仅0.98毫米;1982年,浪琴公司生产出高精确度的模拟石英表; 1988年,瑞士Le Phare Jean d’Eve公司生产出第一块不需要电池的自动石英表,通过手腕的运动提供动力;1988年,ETA公司生产出世界上最复杂的石英天文计时机芯;1991年,Ronda公司开发出可使用20年的锂碘电池石英机芯;1992年IWC公司生产出世界上最复杂的机械腕表,共有750个零件,21种功能。
至此,瑞士制表业的出口呈稳定上升趋势,从1985年的43亿瑞郎增长到1997年80亿瑞郎。其中成品手表占据最大部分,约占出口总值的90%,其它10%分别为机芯、表壳、闹钟和大、小时钟等。而塑料产品的数量超过了钢产品,但从出口值计算,钢产品占据出口额的一半多。
在过去的几年里,瑞士手表生产数量的91%为电子表,只有9%为机械表。但是产品出口产值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机械表占总销售值的48%,与电子表几乎平分秋色。 一个普遍现象是:瑞士机械表经常以贵重金属或宝石作为装饰物,销售对象是上层消费群体。从出口手表的平均价格中就可看出这个理论的正确性:每块瑞士手表的平均价格为235瑞郎,而日本表的价格为23瑞郎,香港表的价格为9瑞郎。瑞士手表出口价格高出世界手表平均价格(54瑞郎)近4倍,从这个比较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瑞士手表的价值。
瑞士手表销售的足迹遍布全世界,瑞士手表业95%的产品供出口海外,1997年,以价值计算,出口产品的39%销往亚洲和大洋洲,36%销往欧洲,15%销往北美,6%销往中东,3%销往拉美,1%销往非洲。

机械表的历史是什么?

机械表利用发条的能量。它们通过轮系(一组齿轮)和擒纵机构调节能量的释放来计时。这只表的零件都是机械零件。一次上发条可以使表走四十个小时。有些设计可以在一圈上运行8到10天。为了使机械表长期工作,需要定期检修。

 机械表要追溯到彼得·亨莱因(Peter Henlein, 1480-1542)。零件的数量各不相同,但通常有130个或更多零件。一些机械手表记录月相,保持记录日期和记录时间在每天的基础上。

当他们维修机械表时,他们会做什么?你应该多长时间维修一次机械表?

它们确保部件得到很好的润滑。他们还要确保它没有灰尘、污垢或湿气。维修机械表的经验法则是每年检查一次耐水性能,大约每三到五年维修一次。

为什么人们会买机械表?

机械手表是由精细的工艺,美学和传统。这种类型的手表是由组装手表的工匠非常精密地制作的。

这只自动表是怎样走时的?

在自动手表中,手腕和身体的运动使转子旋转自如。手腕的动作,即使是轻微的动作,也会使转子以圆周运动来回旋转。主弹簧是通过转子的运动缠绕的。主发条是为手表提供动力的螺旋弹簧。这种手表也需要维修。

自动手表的历史是怎样的?

最初的转子来自亚伯拉罕·路易斯-佩雷特(1729-1826)。用于自动手表的现代转子是由劳力士开发的。Emily Borer,在它的发明时,劳力士的首席,是一个人给予它的荣誉。

当他们维修自动手表时,他们会做什么?你应该多久维修一次?

他们将给手表重新上油,并检查其密封性。每年都要检查封条。自动手表应每三至五年保养一次。

为什么人们会买自动手表?

就像人们买机械表是因为传统和手工一样,人们买自动表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当石英表出现时,机械表和自动表就消失了。然而,大约十年前,这两种类型的手表开始流行,特别是在收藏家之间。

机械钟的发展历史

随着人们对计时精度的要求求和技术的提高,分针和秒针被安装在钟面上,使机械钟能更精确地显示时间。装有钟面和指针的机械钟使人能直观地了解时间。钟面和指针运用,源于古老的日晷。巨大的钟面和指针,以及定时敲钟成为贯彻至今地标准。15世纪,螺旋弹簧的发明和发条装置的应用使机械钟摆脱了笨重的重锤,成为小巧精致的工具。现在的机械钟表中普遍使用的游丝,就是惠更斯在螺旋弹簧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

求手表发展的历史?

唉,手表的故事比较长,我来慢慢说说吧。
在我看来,手表的核心就是擒纵机构,没有擒纵机构的计时装置例如日晷、水种都不能算。所以我就从最早出现擒纵机构的地方说起。
说来我们又有骄傲了,最初出现擒纵机构的就在中国。1088年,北宋宰相苏颂主持建造了一台水运仪象台,每天仅有一秒的误差。而且,它有擒纵器,正是擒纵器工作时能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这就是钟表与计时器的区别。从这里开始,我来介绍手表的几个阶段,和网上的三个阶段不同,我认为手表的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4个阶段。
一、从巨型钟向座钟演变。
最初水运仪象台, 它是把浑仪、浑象和机械计时器组合起来的装置。它以水力作为动力来源,具有科学的擒纵机构,高约12米,七米见方,可见其巨大。后来这个巨种毁于北宋靖康之耻,金国人将此物运回他们首都后,沿途有零件损坏,又不会修复,就废弃了。从此,就中国就再也没有走到时间仪器的前端。
时钟第一要面对的问题是动力。水运仪象台之所以巨大正应为他需要有一个很大的池子来装水,利用水的势能作动力。14世纪在欧洲的英、法等国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现了报时钟,钟的动力来源于用绳索悬挂重锤,利用地心引力产生的重力作用,但是依然巨大无比。15世纪末、16世纪,西方炼铁技术精进,出现了铁制发条,使钟有了新的动力来源,也为钟的小型化创造了条件。1583年伽利略建立了著名的等时性理论,也就是钟摆的理论基础。1656 年惠更斯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第二年,在他的指导下年轻钟匠S.Coster制造成功了第一个摆钟,至此,座钟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从座钟向怀表过渡。
手表进化的第二个问题是擒纵器的方式,钟摆还是太巨大了,并且受地心影响很大,不能倾斜,所以无法携带。这时候,还是惠更斯,他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这样就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同时也为制造便于携带的袋表提供了条件。18世纪期间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擒纵机构,1726年盖洛完善了工字轮擒纵机构,到19世纪,怀表已经广泛普及了,现在的机械手表在形式上和19世纪的差别不大。
三、从袋表向腕表发展。
手表进化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便利性。9世纪后半叶,在一些女性的手镯上装上了小袋表,就是手镯表,但那时人们只是把它看成是一件首饰,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它的实用价值。
转折点在一战暴发。军方发现袋表已经不能适应作战军人的需要,腕表的生产成为大势所趋。1926年,劳力士表厂制成了完全防水的手表表壳,获得专利并命名为oyster,第二年,一位勇敢的英国女士Mercedes Gleitze佩带着这种表完成了个人游泳横渡英伦海峡的壮举。这一事件也成为钟表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从那以后,许多新的设计和技术也被应用在腕表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带在手腕上的计时工具。
四、石英表的出现。
随着半导体、材料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1967年,纳沙泰尔的电子钟表中心开发出第一块石英手腕表,并在1970年以不同瑞士品牌的名字开始大量生产。自此,手表的格局被打破,机械手表在上世纪70/80年代几乎遭到毁灭性打击——因为石英手表的成本是机械表的1/100,精准度是机械表的几十倍,功能远超过机械表。当时很多瑞士表产停产或者倒闭,你可以看到,现在瑞士钟表集团大都是那个时候重组成立的。但是三十年过去了,机械表又重新焕发了生机,这绝不是偶然,其中原因我就不展开了。

谁能说下表的历史表的历史?

一、欧洲机械钟表简史
钟表的出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发明权也不应归于某一个人,而是经过人类长期积累、不断改进的结果。
“人类最早迈出机械计时步子的,也就是在欧洲最初使用新式时钟的,小是农民或牧民,也不是商人和手工艺人,而是渴望迅速而又准时崇敬上帝的宗教人士。僧侣们需要知晓规定的祈祷时间(《发现者》,<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最早的机械时钟就是为了提醒人们进行祈祷而制作的,主要是在教堂中使用。由于祷告只在白天举行,因此,最早的教堂钟只在白天敲响。但很快,它就被能够将昼夜分成等份并以同样间隔定时敲响的钟所代替。
现在所知,有记载的最早的小时机械钟表是l335年在意大利米兰教堂内建造的,“钟内有个很大的槌……按照一天昼夜24个小时敲钟24次”。14~15世纪,欧洲各地许多教堂的钟楼和市政厅都安装了大型钟,它们已经成为服务全社区的公共设施,在市民生活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公共活动场所的标忐。在当时,一个城市没有一座像样的大钟是不可想象的。
1491年,法国里昂的公民曾向市议会请愿,目的就是为了制造公用大钟。“他们感到迫切需要一座全镇公民都能听到鸣声的大钟。如果制造了这样一座大钟,更多商人会群集于市,市民会得到莫大的欣慰、愉快和欢乐,生活会过得更有规律,市容也将增光不少”(《发现者》,<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可以想象,当悠扬的钟声回荡在市镇的上空,万民驻足倾听,是何等浪漫永恒的景致啊!
早期的钟表相当粗陋,没有表盘,没有时针,以重锤为动力,只能靠鸣响报时。为了寻求更高的准确性,各国的钟表技师对钟表的主要部分不断进行改进。在动力源方面,1510年左右,德国钟表匠彼得.希勒(Peter Hele)将重锤改为盘簧,即发条。发条的发明,为钟表向小型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而在擒纵装置方面1583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根据这一发现,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在1657年将摆用作钟表的调节器,发明了摆钟,钟表的走时精度大大提高。20年后,他又试制了游丝调控的发条钟表。从此,钟表越做越小,携带起来越来越方便。
正因为有了惠更斯的这两项发明,17世纪的中叶变成了钟表制造业的分水岭。几项新的工艺使钟表的准确性大为提高,钟表的小型化也为它的普及创造了条件。17世纪后期,时钟在欧洲的知识界和富人中间已不再是罕见之物,开始时只用来作为公众工具的钟表,逐渐成为私人的计时器。
二、手表发展的重要阶段
1.1480~1 750年
早期被视为珠宝的手表,逐渐演变为准确的计时工具,欧洲老式的水钟自13世纪末起,便由机械钟所取代,配有动力摆锤、齿轮系与擒纵机构。
发条盒技术问世后,手表于1480年前后出现在意人利,l500年起陆续见于法国与德国,由专制大型钟的打锁铁匠,以缩小座钟比例的方式制作而成。最早的手表每日误差约为30分钟,其装饰的用途超过实用功能,专属于富裕显贵的阶级。他们小仅以之彰显权力、附庸风雅,更展示自己的开明与先进。
2.1 900~1920年
在创作时,将手表的设计推向新的造型、色彩与材质。1920年代手表的造型多半单纯简约,有时搭配宝石与珐琅彩绘,绽放出缤纷的光芒。
3.1920~1 940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手表的发展趋势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珍贵优美的珠宝型手表,另一种则是运动专用或技术性的功能手表。同时,掀起了手表形状的革命,并成为搭配服装的新饰品。
1929年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削减了一般人的购买能力,各大品牌开始推出不锈钢材质的手表,绝大部分的复杂装饰也因为成本过高,从而以切割面与抛光面取而代之。
4.1940~1950年
20 世纪30年代以后,手表在产量以及需求方面才大大超过了怀表。其中战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许多人还在使用着传统的怀表,如果想知道确切的时间就必须从口袋中拿出,这样在战争中既耽误时间又不方便,当然不能适应作战军人的需要,所以有的钟表厂家就把怀表生产成能够系在手腕上的款式,这也就形成了早期的军用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战双方——“协约国”与“同盟国”都为自己的军队定购了大量的手表,由于军种更加细分化,尤其是空军的任务显得非常重要,所以对计时的精确性与可靠性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飞行员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步树立了自己的外形风格与功能特点。它们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黑色的表面和白色的刻度。这样的设计是有实用价值的,两种强烈的对比色使时间的识别更加方便与清晰,而且白色的刻度上涂有特别的发光材料,即使在黑暗的环境下照样能看到准确的时间。
钟表界在1940年代接受订制的手表中,军用表和特殊功能表占极重要的比例。这类表款多配有超大型防眩目处理表壳、黑色、表盘、荧光数字时标与荧光指针,辨时格外清晰醒目,万国与沛纳海(PANERAI)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表厂。
5.1950~1 980年
钟表界干1950年代开始追寻技术上的表现,推出体积小巧的超薄表。伯爵表、积家与江诗丹顿均是杰出代表,其他表厂则继续开发珍贵的珠宝表。另一方面,设计师不断探索运动表的领域,寻求新的创作灵感。
6.1980年至今
传统钟表与复杂工艺再现。欧美各国于1979年万宝龙“Pratile Lady Royal”系列手逐渐脱离1973年石油危机的威胁,手表与珠宝也成为每个人经常配戴的随身配件,成为个人风格的象征。1983年前后,部分表厂重拾传统的机械钟表丁艺,无论是珠宝表或技术表,均 采用经典式的造型。许多复杂功能表更将造型作为表盘设计的重点,如朗格的陀飞轮表,将钟表大师严谨的态度完全展现在表盘上

0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