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的概念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早教的含义是什么,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早教的含义是什么
早教,即早期教育。广义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这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具有奠基的意义。0-7岁的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这时能够丰富儿童的生活,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就能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早期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是以儿童早期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教育者不仅应考虑客观的教育要求,而且要十分重视儿童的成熟状况和发展的可能性。一般认为早期教育从儿童出生时即可进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教育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周岁以内的儿童以感官功能训练、动作训练、语言发声训练和亲子交往为主;周岁至3岁儿童除上述训练外,还应加入感知动作思维,连贯性动作与活动,语言、玩伴交往及个性形成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早期教育是对0-6岁婴幼儿及其父母、婴幼儿与父母或养育者之间开展的、有助于身体、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健康成长的互动式活动。
早期教育的概念
早期教育的概念
早期教育的概念,早期教育学习是指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后来有人认为早期教育应延伸到母亲怀孕期的胎教。早期教育对孩子有重大影响。下面一起来看看早期教育的概念。
早期教育的概念1
人一生按年龄可分为若干阶段,如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不同的年龄特征,因此,要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教育必须分阶段进行。
思考: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是怎样的?
你认为适合学前儿童的教育应怎样开展在我国,教育系统将教育划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幼儿园教育在我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一样,幼儿园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计划性、系统性等。
根据我国200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儿童入小学的年龄是6周岁或7周岁,入学前的这一时期就称为“学前期”。
学前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幼儿在成人指导下阅读、看电视、搭积木、做游戏、参加社会活动等,都是学前教育。
而狭义的学前教育特指幼儿园以及其他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是指学前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在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0~6周岁儿童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在我国以托儿所、幼儿园为主。
其中托儿所招收3周岁及其以下幼儿,幼儿园招收3~6周岁幼儿。此外还有各种私人开办的托辅机构、早教机构等。在本书中我们多次使用“幼儿教育”的概念,“幼儿教育”从字面上理解指的是对幼儿的教育,即对3~6周岁儿童的教育,不能等同于广义的学前教育。
但是由于我国学前教育的主体是招收3~6周岁幼儿的幼儿园,因此用幼儿教育指代学前教育有一定的合理性。
早期教育的概念2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1、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2、早期教育能促进大脑的发育。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不但不会伤害大脑的发育,而且还会促进大脑的发育。
3、父母在给孩子实施早期教育的时候,也学会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给孩子以后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添一把力。
4、早期教育不仅让孩子大脑的到开发,而且在一系列亲子活动和教育活动中,让孩子学会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从小让孩子懂得克服困难,对孩子以后面对和处理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好心理准备。
5、期教育核心在于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和人格成长进行“激活”,在从而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早期教育的基本教学任务:
0-3个月可以用黑白闪卡进行视觉训练、用抚触球进行触觉锻炼;
4-6个月可以进行翻身训练 孩子会感受旋转空间;
7-9个月进行多种口味食物的适应 手部抓握训练 简单的发音练习;
10-12个月进行爬行 记得一定要多爬 便于日后感统协调;
13-15 进行站立和迈步练习 语言的学习;
16-18 大肌肉的锻炼;
19-21 自我认识的建立;
22-24 简单的人际关系建立 初步的人际交往;
25-30自我服务意识的建立 譬如准备好热毛巾 孩子自己洗脸 自己穿鞋 自己喂饭;
31-36 分类的学习 概念的认知 规则意识的建立。
早期教育的概念3
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教育,古今中外教育家对它的解释不尽相同。有人曾从古籍中对“教育”一词的字义进行考证,认为最初“教”与“育”是分开使用的,如“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修道之谓教",?中庸》中有“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
中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把“教”与“育”连在一起,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人才而教育之”,自此,便有“教育”一词。
在国外,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对“教育”的解释也有差异,如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裴斯泰洛齐说教育是“依照自然的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杜威则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不断改造和重新组织”“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等。
以上各种观点,虽然各有差异,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把教育看成感化人、陶冶人、培养人的活动,是促进年青一代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的概念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有意识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意识的活动。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在于有目的地培养人,这也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任何教育只有通过培养人才能服务社会。
如果否定了教育的育人价值,也就否定了教育的社会价值,离开了对人的培养,教育对社会便无所作为。同时教育的发展同人类追求解放的步伐基本上是一致的。
教育的主旨在于,启发人的生存觉醒和生存智慧,使人能够批判地审视现有的生存状况,明智地选择有可能、有意义的未来生存的走向,养成具有创造性的生活意识与能力,致力于人的发展潜能的实现与提高。
不断寻求对生活现状和自身现状的超越,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教育的建构和运行要直面现实生活的状况,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生存状况的改善与更新。
早期教育是指什么?
01
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
早期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别名学前教育)指对胎儿至进入初等教育(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
早期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别名学前教育)指对胎儿至进入初等教育(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
包括家庭中的早期教育和早期教育机构(托儿所、幼儿园)中的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对儿童影响最大,以锻炼儿童的体能、智能、心理能力等,提升儿童的安全感、意志力、目标感等。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抓紧早期教育,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幼儿在2-3岁期间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年龄;外语学习最迟也不能超过4-5岁,因为在这时幼儿学习外语不会与本国语言相混淆;5-5岁半则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6岁是发展大小、方位知觉最佳年龄。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1964年出版了《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一书,提出了有名的智力发展的假设: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我国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幼儿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起点,其教育目标应是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进一步教育打好基础“。为此,在早教行业里默认为早教的最佳时期为0-6岁。
人的智力或心理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着一种递减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就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教育,也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教育,就只能成为具有60分能力的人。
早期教育能促进大脑的发育。一些家长担心,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会累坏孩子的大脑,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些研究者曾经用动物的大脑和生化的变化;事实说明,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不但不会伤害大脑的发育,而且还会促进大脑的发育。
什么是早教?各个阶段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这是知乎上的一个问题,我花了三天把答案写完,也来这里分享一下。
早期教育:广义上0-6岁,狭义上0-3岁期间,根据幼儿的生理发育规律及心理发育特点,系统地开展符合其发展(略微提前)的教育。
孩子0-1岁称婴儿,1-3岁称幼儿,所以幼儿早教可以理解为上面概念的0-3岁。
孩子刚出生时,只具备一些人的本能,但当他成长到3岁左右,就算掌握了人的基本生存技能了。会跑、会跳、手眼协调,能沟通,等等。这段时间,他的发育离不开概念里的几个点:
①生理发育规律:
(1)粗大动作的发育:指大肌肉的动作,如坐、爬、跑、跳;遵循从上到下,从躯干到四肢的规律。
(2)精细动作的发育:特指手部动作,手从紧握到放松,到能大把抓,到能手指捏,以及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总之就是手越来越灵活啦。
(3)五大感官的发育: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的发育。
(4)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认知能力、情绪情感的发展。
②心理发育特点:
我们是很难知道孩子的小脑袋瓜都在想些什么的。但我们又必须去了解,因为只有了解他们的心理,才不会用自己成人的心思去妄自揣测孩子的想法,粗暴地评价他;也不会在他需要引导的时候缺席,让他懵懂地自己去探索社会的规则。
在早教课中,讲到心理发育比较重要的点是:
重要敏感期:儿童出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某个时间段内,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并不断重复实践,直到获得这种能力,狂热消退,心智层面又上升到新的层面了。
说人话:孩子在某些时刻会非常执拗,对某些事情特别执着,并不是他性格如此,而仅仅是因为他的心理发育到了某个程度,他正在学习什么。孩子都是通过重复来学习的。
③符合其发展的教育:
就是孩子在发育什么能力,就给予他足够多的练习这个能力的刺激。可以略微提前刺激。
比如他正在发育抬头的能力,练抬头;
刚出生时发育视觉,看黑白卡;
口欲期什么都想咬,通过嘴来感知,就提供他足够多的安全无害又消过毒的玩具。
诸如此类。
本段小结:
从概念里可以看出,早教就是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略为超前地利用一些训练方法给予刺激,培养孩子原本就在发育的感觉、动作、语言、认知等,使其发挥最大的潜能。
它不是去教什么知识或技能,更不是去揠苗助长,而仅仅是辅助生命自然地成长。
那么,既然生命是自我成长的,那我们早教还有什么意义呢?
教材里是给了这样的话:如果宝宝不进行早期教育,他的大脑只会自然成熟,而不会自然地发达。
说孩子刚出生时大脑约为350克,1岁950克,6岁1200克。说白了,就是在他大脑快速发育的阶段给予足够多的刺激,让其大脑发育得更发达。
当然,这点我其实也不是专业人员,我自己也就是听听罢了。
对我自己而言,学早教不是为了将孩子教成“别人家的孩子”,更多的是为了让我知道孩子在什么时候喜欢什么东西,在好奇什么,在学习什么,如此,我可以帮她玩得更开心,学得更顺利,而不会做一些压抑她天性的事情。
我所期待的早教最好的结果,就是尽可能地保持住孩子天生的追求心中热爱的生命力,如此我就很开心啦。
这块内容可是一个大项目。想想要写那么多东西就有点头大,稍微写点我觉得比较重要的。
先上我的私藏资料,这张表格集各项能力发展于一体,并在最后提供了相关训练:
如果大家有需要的话,可以将这张表打印出来,按照表中的训练一个个来就可以了。但是切记:不要功利性,你可以把它当做陪孩子玩耍的一些游戏,但绝对不能将它当做对孩子的“训练”!
虽然这是我的私人解读,但我真的认为很重要:
当你将表中“训练”真的当作训练孩子的手段,企图让其“领先”于其他孩子的话,那就掉进了父母焦虑的陷阱。我们不要这么功利,真的,你若是带着“训练”的目的去用早教,孩子是绝对可以感受到的,他会不开心的。
更何况,每个小孩都是有自己的发育进度,有早有晚,只要在正常范围内,都是OK的。每个小孩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要抱着“自家孩子一定什么都强”的想法。
如果在陪玩早教游戏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小孩不能跟上你的节奏的话,该调整的是你,是游戏,而不是孩子。 千万不要因此而沮丧、泄气,然后将情绪传递给孩子!
如果不能做到以上几点的话,说实话,那还不如不要早教。
我们必须要佛系,佛系才能带好娃,佛系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与信任。
而这个阶段的安全感和信任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稍微说一些各个阶段比较重要的点吧。
这个阶段其实大部分就是围绕着他的生理发育打转。不说那些要多说话给他的语言发展多输入的事了,说一些上文表中没有的东西:
(1)内耳前庭
内耳前庭这个东西很重要,发育不好对孩子以后上学学习影响很大。
这个我没有去论证,只是从课上、从网络上都是这么说的,所以我也一直很看重。
内耳前庭在3岁以前刺激发育是最好的。 刺激方法主要就是练平衡。
比如放瑜伽球上轻柔地晃一晃,坐在爸爸妈妈腿上颠一颠,随着音乐跳舞等等,这里推荐一本书:《越动越聪明》,里面根据不同月龄有介绍很多早教游戏,每个阶段都有平衡类的游戏,很赞。
(2)爬很重要
在早教课上老师一直在强调爬的重要性,那些作用我其实听着挺玄的,不过我还是会刻意地引导宝宝多爬。
还是分享一下:
a.爬能增强眼、耳、手、脚的协调能力,促进大脑发育;
b.锻炼全身各处的肌肉,四肢、颈、腰;
c.视野的进一步扩大,让宝宝更好地探索世界;
d.有助于提升宝宝自我保护能力(主要是指跌倒了不会让自己的脸着地);
e.爬行有助于刺激前庭平衡,促进语言发展。
练爬就是引导宝宝多爬呀,等宝宝会走了就不会愿意爬了,因为小孩子就是掌握了一门技能后就不会再往后看。那时候更需要父母多做一些类似大象爬、障碍爬这样的游戏来鼓励他继续爬行。
(3)与固定监护人的依恋关系
这个不是早教课上的,是我从《发展心理学》上看到的,但我觉得很重要。
懒得搬书啦,大家具体的可以去啃书。
我想表达的是,婴儿对世界的信任感从对照看者的信任感开始,他的安全感由此开始建立。所以固定的(情感联结需要是持续的)照看者的细心照料、情感抚慰是非常重要的,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有多少成年人是焦虑型依恋的,包括我,这给我们去感受爱、去爱人、爱己都留下了非常多的阻碍。
我是相当看重孩子心理发展的人,尤其是在当下焦虑、变化飞速的环境下,心理没有发育良好的孩子,在成人后实在很难快乐、幸福。
这个阶段我分享一下早教课上的重头戏:重要敏感期。
先提前说一下:我看知乎上有些内容都对国内早教看重的这些敏感期不以为然,但我不是学术型妈妈,做不了那么严谨。仅仅从我个人的感觉上说,当我学到这些敏感期的时候是很震撼的,因为身边实在是太多这样的例子了。也许这些敏感期在学术上并不正确,但在实际养育中,仍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识别孩子心理的方法。
再搬一下前文的概念:儿童出于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某个时间段内,对他所感兴趣的特定事物产生尝试或学习的狂热,并不断重复实践,直到获得这种能力,狂热消退,心智层面又上升到新的层面了。
教材中的敏感期非常多,但是,因为我是佛系早教妈妈,所以我只记得,也只重视我认为非常重要的那几个。
注:以下敏感期的时间都是只做参考的非常宽泛的时间范围,每个孩子的敏感期出现时间都不一样,父母需要自己通过孩子的表现辨别。
①口手敏感期(0-2岁)
孩子刚开始是以嘴来感知世界的,而后又会用手探索一切。所以你可以看到孩子刚开始啥都往嘴里塞,并且喜欢用手抓、捏、摸、揪、捅、按、拧、插、撕等等。他不是在搞破坏,他只是在认知世界,我们不要去打断他,干涉他。
如何应对:鼓励吃,经常洗手,购买能吃咬的、耐摔耐打的、安全无毒的玩具,经常消毒,同时避免小物体以防吃进堵住气管。
②对细微事物敏感期(1.5-4岁)
某个时期你会发现孩子特别喜欢捡地上的“垃圾”,一片小纸片,一截包装袋,一个小石子……恭喜你,这代表着孩子的视觉、小肌肉都已经发育良好,他能注意到一些非常细微的东西了。天生的探索欲让他去观察这些小东西。
如何应对:不要打断,肯定他探索的价值:“你发现了一颗石头!”这样。但同时要开始介绍卫生这件事了,出去玩后一定要洗手之类的。
③自我意识敏感期(1.5-3岁)☆
这个敏感期我视为重中之重,因为孩子在这个阶段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他开始明白“我”与他人的界限。这是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关键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爱上了“不”。他通过拒绝来肯定自己是独立的,是自己的主宰。
如何应对:外界需要肯定他有支配自己、支配他的东西的权利,从而肯定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真的非常重要!!不要在这个阶段否定了他作为个体的独立,又在以后责怪他什么事都不会自己做主。
不要再强迫孩子学会“分享”,只有让他先拥有,以后才能再说分享的事情。一个不曾拥有过的孩子,怎么能学会分享呢?
同时,在这个阶段有意识地培养他的独立性,提供他的个人空间,让他自己吃饭、穿鞋等等。
④秩序敏感期(3-4岁)
孩子是非常愿意遵守规则的,并且自己会在观察生活中总结出自己的秩序。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要求别人一起遵守他的秩序,比如爸爸下班一定要是他去迎接开门,比如出门一定要带上自己的某位“小伙伴”,如果某天秩序被打破,他会哭闹要求“正常”地再来一遍。
如何应对:不要僵持,不要认为孩子“多事”,尽可能地遵循他的秩序。有序使孩子有安全感,使孩子的精力放在探索和学习上,而不是放在适应环境的改变上。
⑤诅咒敏感期(3-5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突然飙脏话,使用暴力语言,非常不友好。但他不是“学坏了”,而是他发觉了暴力语言的力量,觉得新奇,你越生气他越觉得这种语言很厉害。
如何应对:以忽略的方式应对,不要因这些话引起自己的情绪,不要让他有成就感。转移他的注意力,并适时地表示:“你说的这些好无聊,一点意思都没有。”多读绘本,向他展示一些优美的、礼貌的语言。
请不要在此时给孩子贴标签,觉得他“学坏了”,一个人的心性怎么可能在一夕之间就学坏了呢?也不用去追问“谁教你的”,你能保证孩子的一生都处于“好”的环境中吗?
儿童不会自己判断自己,他是以别人对他的态度来判断自己的。——玛利亚·蒙台梭利
⑥各种技能敏感期
孩子可能会在某些时期对某些事情特别感兴趣,比如绘画、音乐、数字等等,这些时期就是学习这些技能的最好时期。在这个阶段鼓励、提供相应的环境,会比敏感期过后再企图去培养要事半功倍得多。
这个主要就看父母自己观察了,比如当孩子喜欢乱写乱画时,就应该提供给他专门的画板、画笔,让他有工具发挥他的想象力,而不是呵斥他不要把家里弄得脏兮兮的。
小结:
更多敏感期的内容可以去百度、找书看,我只放这几个我认为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几个敏感期会特别容易让成人误会、批判,不知道的父母可能就会因此而伤害到孩子。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敏感期都会过去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安全度过。而安全度过,离不开父母的尊重、理解和爱,不要在此时给孩子贴标签,孩子无辜。
最后,让我以早教课上深深打动我的老师的一段话结束:
“我们学早教,不仅仅能用来教导孩子,也能让自己,从这些婴幼儿心理发展中,找到自己童年里受过的伤,以及这些伤害是怎么影响到我们的人生的。只有自己发觉到了这些,才能更好地避免将这些伤害再次带给孩子。”
是的,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清楚地知道,孩子们都是多么的纯真无害,又具有多么强大的勃勃生机。
同时,我也清晰地看到我曾在童年里受过什么伤,在成人后又留下了什么样的伤疤,而我,绝不要我的女儿也从我这里,再次受到同样的伤害。
我是治愈了自己童年的人,而我想给女儿一个能治愈一生的童年。
这,就是我学习早教最大的意义。
早教是什么
早教就是孩子的早期教育。
早教广义上是指从人出生到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狭义主要指上述阶段的早期学习。早教的知识包括:肢体训练、感官、数学、艺术和音乐等这些内容。
早教是早期教育的简称,是指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早教的课程一般有肢体训练、感官、数学、艺术和音乐等这些内容。不同的早教机构教学理念不同,因此课程设计上也略有不同。宝宝每个年龄段的能力发展是不同的,因此各阶段早教课程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早教的重要性
脑科学表明,婴幼儿时期是生命发展的基础阶段与关键期,因此,聪明树的早教专家认为,早教是为婴幼儿的身体、大脑、智力、个性、人格、精神、心灵等方面打下根基。
国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实施一年的早期教育计划,可使儿童将来的工资收入提高2.5倍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21世纪人才竞争的前沿领域,不在大学,也不在中小学,甚至不在幼儿园,而是在3岁之前在婴儿的摇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