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心电监护报警设置品管圈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对于心电监护仪各参数在不同情况下应如何设置,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对于心电监护仪各参数在不同情况下应如何设置?
首先设置病人类型如“成年人,新生儿,小儿”。设置好系统会直接给出一个默认的范围。 然后看病人情况适当设置报警限制(总不能让监护仪老在那叫唤吧)。基础心率快的就把上限调高,但也要给药维持不能太高。血压也是可以设定不同间隔时间。比如说一个人做左手手术,扎液体和血压袖带都在右手,病人血压高,一测血压就压着液体输不进,而且还回血,很快就会凝了堵住输液管。这时直接把测血压间隔调长(本来这种手术一旦开了还没事,那麻醉肯定也问题不大)。调到半个小时一次,或者更长(如120min)。具体还是要看实际情况,设定间隔和报警上下限。
如何设置心电监护的各报警范围
1. 一级报警(红色):如病情变化,须立即处理。
2. 二级报警(黄色):相对可暂缓处理。
3. 技术报警:检查各参数设置是否合理。
二、极限报警产生的机制是对参数设置报警极限,当监测值达到设置极限或超过极限一定时间就会报警。这种理念对发现某一个参数超过了生理限度是有帮助的,然而某一个参数不能反映患者整体情况。
且生理状况下某一参数的正常变化范围本身就很宽。除心律失常外,心率、呼吸、血压、氧饱和度报警都属于极限报警。监护仪报警设定的原则包括:
心率在自身心率上下的 30%。血压根据医嘱要求、病人的病情及基础血压设置。氧饱和度根据病情(COPD 病人、ARDS 病人及一般肺部感染的病人)设置。
报警音量的设置必须保证护士在工作范围之内能够听到。
5报警范围应根据情况随时调整。
适应症:
由于普通心电图只能记录某一段短时间内的心电活动,故价值有限。而心脏监护系统可以连续实时观察并分析心脏电活动情况,可以说是心血管病十分有价值的监视病情的手段。
1.心肺复苏: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心电监护有助于分析心脏骤停的原因和指导治疗(如除颤等);监测体表心电图可及时发现心律紊乱;复苏成功后应监测心律、心率变化,直至稳定为止。
2.心律紊乱高危患者:许多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生致命性心律紊乱。心电监护是发现严重心律紊乱、预防猝死和指导治疗的重要方法。
3.危重症心电监护: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感染、预激综合征和心脏手术后等。对接受了某些有心肌毒性或影响心脏传导系统药物治疗的患者,亦应进行心电监护。
此外,各种危重症伴发缺氧、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尤其钾、钠、钙、镁)、多系统脏器衰竭。
4.某些诊断、治疗操作:如气管插管、心导管检查,心包穿刺时,均可发生心律紊乱,导致猝死,必须进行心电监护。
有条件的医院,一般在冠心病监护病室(Coronary Care Unit, CCU)及重症监护病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均配备有心电监护设备。有的监护系统还同时有体温,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有创或无刨血压监测功能。
有的便携式心电监护仪还同时配备有除颤器,便于临床抢救使用。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心电监护
心电监护仪,对于血压高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上下界限应该怎样设置,比如160/90上下界限应该调高多少
你说的是高中低级别的报警限制吧,这只是一个报警线的设置,这个的话一般都是医生按自己要求调的。比如说你的上下限设置为收缩压(SYS)160/90为中级报警(收缩压高于160或者是低于90就会报警而且是中级报警)。一般来讲厂家默认的收缩压为160/80为高级报警、145/90中级报警、130/100低级报警。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些报警是递进的你不能把中级报警调的比高级报警高限和底限更高和更低。
心率低于正常值,如何在心电监护仪上设置心率报警值
那要看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一般正常成人的心率是60~100次/分。如果一个患者平时心率就低于正常值,比如说55次/分,而该患者平时没什么明显的不适,那他的监护值就不能按正常值来设置,应该按他平时的心率值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