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首页 知识大全

到店里用的中药食材

发布时间:2023-08-02 11:20:02

到店里用的中药食材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到店里用的中药食材

请问做药膳火锅都有那些药材

家常药膳火锅
原料:
瘦牛肉、牛肝各200克,鱼丸、毛肚、豆腐干、菠菜各150克,人参5克,黄芪10克,当归、枸杞子各15克,大枣20克,甘草5克,午餐肉、水发粉丝、水发海带、葱、土豆、平菇各100克,鲜汤2000克。调料选用:豆瓣酱100克,菜油150克,醪糟汁100克,姜35克,大蒜20克,泡辣椒25克,盐15克,味精5克,花椒10克,牛油50克,熟鸡油、白糖、酱油、醋、葱滑各适量。
制作方法:
1、牛肉去筋络,切成大而薄的片;牛肝去皮膜,切成同牛肉相当的片;毛肚洗净,片开,切块;午餐肉切成长4厘米、宽2厘米、厚0.3厘米的条片;豆腐干洗净,切成条;水发粉丝切段;水发海带切条;蒜拍破,切节;菠菜择好洗净;平菇撕成条;土豆去皮,切片。将以上各料分别装盘,上桌摆好。
2、将人参、黄芪、当归、枸杞子、大枣、甘草放入沙锅或药罐中,加水烧开,熬半小时,澄出药液500毫升。
3、将熟鸡油、白糖、酱油、醋、葱花拌成调味碟,每人一碟,放上桌,以供蘸食用。
4、炒锅置火上,下菜油,烧至四成热,放豆瓣酱、泡辣椒节炒香,下大蒜、姜末、花椒炒几下,在下醪糟汁、盐、味精煮开,加鲜汤、牛油煮开,加入三分之二药液,打去浮沫,舀入火锅中,上桌点火,汤开后,加原料入火锅汤熟,蘸调味汁食用。吃的过程中,可随时加原汤及药液调味。
加入中药锅底的滋补火锅可健体驱寒,在寒冷的冬季格外受人们青睐。据济南市中医医院主任中药师陈家骅介绍,药膳火锅类似于中药的煎药锅,是最能发挥中药长处的烹饪方法,用得好,可以在享受口福的同时获得健康。他说,冬季人体阳气潜藏,顺应自然环境、生理环境,吃合理科学的药膳火锅,可以治疗脏寒类、风寒类疾病。
脏寒类疾病是由内寒引起的脏腑阳气不足,分为脾胃虚寒和肾阳虚两种类型。
脾胃虚寒主要表现为胃炎、食欲差、食量较小、十二指肠溃疡、肠炎、四肢发凉、倦怠乏力、饮食稍不注意即容易腹胀腹泻等。虚证者,宜用人参(小红参)、山药、黄精、莲子、甘草等作为火锅底料,这些药物属于药食两用种类,药性平和,补益中气;寒证者,还可加入肉桂、甘姜、生姜、小茴香、大茴香、山奈、肉豆蔻、胡椒、荜菝、草果、草豆蔻等常用的调料,能起到温阳散寒的作用。这些药物做火锅底料,其他蔬菜可以自由选择,高蛋白、高脂肪、油腻的食物应尽量少用。值得注意的是,辣椒既能散寒,又能温胃,但有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人不能吃。
肾阳虚主要表现为肢冷畏寒,生殖功能衰退(男性阳痿、早泄,女性宫冷不孕、性冷淡等)。宜用巴脊天、肉苁蓉、锁阳等作为底料。除此之外,肾阳虚者还可经常食用鹿头汤、附子狗肉汤、当归生姜羊肉汤。
风寒类疾病即寒湿病,主要由外寒、外湿引起,如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既有外伤又有外寒湿的老年陈旧性腰腿疼等。用辣椒、花椒、桂枝、淫羊藿等作为火锅底料,可以散寒祛湿、温经通络。
陈家骅介绍,以上所说的火锅底料品种,都是甜的,好吃不苦。但药膳火锅并非人人能吃,首先,需要辨证施补,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底料;其次,具体的底料种类应根据医师、药师、厨师三者结合而定,选择药食两用品种,并兼顾口味;第三,要坚持适量原则。值得一提的是,体弱及年老者,吃辣的火锅应注意不要出大汗,否则会留有后患。
寒冷冬季,火锅特别“火”,但食用火锅也有诸多禁忌。陈家骅介绍,火锅里的油特别多,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脑血栓、血液黏稠度高、胆固醇高、肥胖等患者不宜吃火锅。另外,中焦、下焦湿热的人也不宜吃火锅。中焦湿热即脾胃湿热,营养过剩、应酬多的人往往有中焦湿热的表现,如腹胀、纳呆(食欲低)、大便黏腻不爽、口臭、口苦、舌苔黄厚腻、脉滑等。下焦湿热主要表现为阑尾炎、尿道炎、痛风性关节炎、男性前列腺炎、女性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盆腔炎等

养生中药食材

诸多的养生食材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枸杞、杜仲等中药食材都具有一定的养生功效,如果能将这些养生中药食材融入到自己的日常饮食中,那养生便无处不在。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养生中药食材,希望对你有用!

养生中药食材

1) 灵芝

性味:性平、味苦、无毒

美容功能:抗皱、消炎、清除色斑、去黄美白、保护皮肤……

中医认为,有其内,必形之于外,人的脸部气色受到精神与内脏功能的影响,如肝阳上亢的人面色萎黄,易上火,易怒,脾虚的人面色苍白,肾虚的人神情委靡。健康的肤色反映的是机体五脏六腑“精、气、神”的充盈:五脏六腑虚损,精气不足,不能容养肌肤,就会表现为面色无华,皮肤萎黄等,失去固有的光泽和弹性。灵芝具有调和五脏的功效,能够全面调养气血,恢复具有青春光泽的颜色,达到美容的效果。而灵芝的这种整体调整作用,无疑对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是简单的“增白抗皱”,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内养外”.

内服:灵芝煲鸡,鸡一只、猪骨半斤、火腿2小粒、加水15~18碗约1.5小时生,再加灵芝鲜灵芝一只(切成小片)再煲15分钟,加少许盐等调味品即可食用。此汤美味可口。可提高免疫力、补腰肾、养颜、护肝。

外用:熬煮出灵芝汤,要浓稠些,敷脸。具有消炎、去黄美白的功效。

宜忌:刚做完手术一至两周的人不宜服用。

2)人参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温。

美容功能:益气润养,延缓衰老。

它拥有极强的抗氧化功能,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益寿驻颜、延缓衰老的灵丹妙药。它的提取物能被皮肤缓慢吸收,没有任何刺激性,具有平抚皱纹,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等多重功效,可以有效地调理肌肤,促进细胞的新生,从而恢复并保持肌肤最为健康年轻的状态。

内服:将30克人参切片煎成浓汁,与100克蜂蜜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成品约500毫升。每天2次,每次取2匙,用温开水化开服下。

外用:将人参洗净切成薄片,浸入50%的甘油溶液中,10日后用这种甘油搓脸,每天2次。

宜忌:阴虚火旺者忌用。

3)何首乌

性味:味甘、涩,性微温。

美容功能:补益精血,固肾黑发。

它的美容作用,主要表现在容颜和头发上,因其可使人气血充足,面色红润,容光焕发,常食可以起到很好的抗衰老作用。其次,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何首乌正是经由补益精血,从而达到养发和黑发的功效。

内服:在700g清水中加入何首乌15g,当归6g,中火煮开后,下龙眼肉20颗,红枣6个,冰糖50g,熬成300g的羹汤,此方有美容颜,润肌肤的功效,常食可保青春常驻。

外用:何首乌10克,川椒5克,白酒250克,泡后搽拭,1天3次,可治脱发。

宜忌:大便溏泄及有湿痰者慎用。

4)当归

性味:味甘、辛、性温。

美容功能:补血和血,祛斑护发。

它具有很好的补血和血作用,用于气血亏虚导致的面色不佳有较好的疗效。它可以有效地抑制皮肤黑色素的沉淀,自古以来中医方剂中就有很多祛斑美容的方子,当归都是必不可少的一味。此外,其水溶液对酪氨酸酶活性有极强的抑制作用,这也让我们了解到了当归这味古老的中药作为抗衰老药材的重要的一面。

内服:取当归50g,浸泡于米酒之中制成当归酒,常饮一杯能起到活血止痛,润肤美容的功效。

外用:当归50g,用水煎两次,合并汤汁1000ml并过滤,然后用脱脂棉蘸取适量,反复涂擦于面部色素沉着部位,每天两次,可以起到淡化皮肤色素的作用。

宜忌:湿重者忌用。

5)藏红花

性味:味辛,性温。

美容功能:活血养血,化瘀祛斑。

它原产于西班牙、伊朗等国,有“红色金子”之称,自汉代张骞传入后,仅供当时的宫廷和官宦人家使用,其价值可见一斑。红花可以有效调节人体内分泌,令气血畅通以达到祛斑的作用,同时它还可以提高巨细胞活性,从而加强人体免疫力,排除体内的毒素。

内服:用藏红花泡茶,每日0.1-0.5克,坚持长期饮用,可以达到美颜美肤,调神静气和增强体质的作用。

外用:可使用含有红花提取物的美容面膜等。

宜忌:有出血倾向者忌用。

6)薏苡仁

性味:味甘、淡、性凉。

美容功能:清热利湿,除皱治痘

薏苡仁中含有薏苡素这种特殊物质,可以有效抑制横纹肌,预防皱纹的生成。应用于皮肤上具有自然美白效果,能提高肌肤新陈代谢与保湿的功能,可有效阻止肌肤干燥的现象。此外,青春痘的发病与自身肾气旺盛、感风伤湿有关,而薏苡仁则可清热利湿,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青春痘。

内服:薏苡仁30g,百合6g,加水适量,开锅,后微火煮一小时。早晚空腹食用,可以治疗面部痤疮或雀斑。

外用:将薏苡仁粉与白芷粉混合,再混入牛奶或蜂蜜适量拌匀。敷于面上约15分钟后清水洗净。适合脸色偏暗、毛孔粗大,面部有色斑、痘印者使用。

宜忌:便秘、外感咳嗽慎用

7)菊花

性味:味甘、苦、性凉。

美容功能:解毒润肤、长发黑发。

古代医书有记载:“菊花有利气血、润肌肤、益颜色,能令头不白,服菊百日,身轻润泽,一年,发白变黑。”其实早在元代《御药院方》中就有以菊花为主药制成洗发菊花散的记载,主治头发脱落。

内服:菊花30g,米酒500g,浸泡2周左右,经常饮用,可以滋补助颜,美容明目。

外用:甘菊花60g,蔓荆子、侧柏叶、川草、桑白皮、白芷、细辛、旱莲草各30g,加水煎煮,汤汁过滤后洗发,具有乌发、生发之功效。

宜忌:气虚胃寒者少用

8)白果

性味:味甘、苦、涩,性平。

美容功能:抗衰老,防过敏。

草药学家们一直热衷于从银杏中提取口服或者外用的精华素,其实这正是因为它本身所含有的强抗氧化成分,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自由基的形成,从而达到抗衰老和预防皮肤过敏的功效。

内服:白果50克,雪梨4个,一起下开水煮,等白果熟透,加入白菊花4朵,鲜牛奶750-1000ml,以及蜜糖适量,微滚即关火。这道菊花白果美容羹具有美颜滋润和抗衰老的功效。

外用:将白果加少量水捣成浆液,涂抹于脸上,可令皮肤柔嫩白皙。

宜忌:白果有微毒,不宜生吃,也不宜多吃,以每天7-10颗为佳。

9)白芷

性味:味辛,性温。

美容功能:润肤除皱,美白治痘。

它对美白皮肤有显著的作用,除了可以解热镇痛抗炎之外,还可以改善微血管循环,用于治疗面部痤疮,消除色素在组织中的过度积累,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神农本草经》中指出白芷可以“长肌肤,润泽颜色”.也因此,中医历来就把白芷作为制作面脂的主要药材。

内服:可拿白芷磨粉,以温水送服,可达到美白的效果。

外用:取适量白芷粉与绿豆粉,混合均匀,再混入牛奶或蜂蜜拌匀,敷于面上约15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此法具有消炎抗菌和深度清洁的作用,适合暗疮肌肤或油脂分泌过多。

宜忌:阴虚血热者忌用。

10)龙胆草

性味:味苦,性寒。

美容功能:清热燥湿,美白。

在很早的药材书籍上就有记载,龙胆草是一味极品中药美容药材,具有舒缓、镇静及滋润肌肤的功效,无论是内服或外用,都是珍贵的美容极品。龙胆草的萃取液被用于护肤品中,可以增强肌肤抵抗力,同时还可以起到美白和保湿的作用。

使用:因其具有毒性,所以不建议自行处方,可选择含有龙胆草精华成分的美容护肤品。

宜忌:脾胃虚弱及无湿热实火者忌用。

1 、头发油:那是因为肝火太旺了,身体里内脏不能消化油脂,所以就把它排到脸上和头上了。 每天晚上用滚烫的开水泡脚泡上半个小时,慢慢就会好了,泡到出汗效果最好了。

2 、毛孔粗大:用盐按摩脸,出油的皮肤质地都比较粗糙和硬,所以不用担心盐太粗。如果实在嫌盐不好的话,可以用盐加精油。特别是鼻子周围仔细的按摩,洗干净之后,毛孔就特别的小了。

3 、油脂球:一定不能挤和抠,用按摩的方法最好了。去油的同时还能缩小毛孔和去角质,最后洗脸的时候,最好用冷热水交替洗。

4 、双手和脚的皮肤保养:最实用的DIY手膜就是红糖和蜂蜜混合后不停的按摩,一般的建议都是,要随身带护手霜,只要手沾到水就要涂一层。这种方法真的很麻烦!其实只要好好的利用夜晚,白天就不用麻烦了。准备一副宽松的手套,每天晚上睡觉前,就用橄榄油、美加净混合起来,厚厚的涂在手上,戴上手套睡觉,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双手就会越来越嫩,小细纹也都淡化了。

5 、手指关节粗大:一定要按摩。用大拇指和食指逐个按摩每个手指头,最关键的是按摩手指的两侧,从根部到指尖,一个一个的按摩,这个按摩的方法可以使得关节粗大的问题得到解决,手指慢慢的就会粗细均匀了。

6、脚底的死皮:一定要磨。刨刀能够快速的磨去死皮,开水先泡脚,然后磨,磨完之后涂厚厚的橄榄油、美加净,穿上厚棉袜。磨脚是每周一次,而涂霜和穿袜子就是要每天都要。双脚就会越来越嫩!真的是非常嫩和光滑,一点瑕疵都不会有。

7 、皮肤保养:每天都吃阿胶,红枣和桂圆来代替肝脏补血。这三样是补血圣品,桂圆少吃,一天三粒,红枣10-20粒,阿胶早晚都要吃,一天两遍。

儿童饮食黑名单

1岁以内别吃蜂蜜

专家提醒:1岁以上宝宝才能吃蜂蜜。因为蜂蜜不易消化完全,往往含有梭状肉毒杆菌芽胞,可引起幼儿肉毒杆菌病,使宝宝精神肌肉失调,甚至呼吸系统瘫痪。

2岁以内不宜喂鲜牛奶

专家提醒:2岁以内的宝宝不宜喂鲜牛奶、羊奶,以及成人奶粉,因为婴儿体内消化酶分泌不足或者活性不高,喂牛奶后不一定能消化,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如呕吐、腹胀、腹泻等。如果不能母乳喂养,应食用婴儿专用配方奶粉。

3岁以前别吃易过敏水果

专家提醒:3岁以前的孩子出现食物过敏的几率很大,不适合吃易过敏、刺激性的食物,如水蜜桃、奇异果等表面有绒毛的水果。严重者可引起哮喘。此外,芒果刺激皮肤黏膜,引发口唇部接触性皮炎;菠萝刺激血管,可致口舌发麻,皮肤瘪痒等,同样值得注意。

4岁以前别吃糖果、话梅等

专家提醒:太甜或者太咸的零食如糖果、话梅不宜给4岁以内的宝宝吃。甜食易引起蛀牙,更重要的是,宝宝口味会影响其成年后饮食习惯,如果习惯摄入口味重的食物、嗜食甜食,成年后易得糖尿病、高血压等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

5岁以前别吃螃蟹等海鲜

专家提醒:螃蟹等海鲜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较高的胆固醇,有过敏体质的孩子容易对其过敏,甚至出现风疹。若孩子患哮喘,吃海鲜会导致哮喘发病。即使孩子没有哮喘和过敏,也要适可而止。

6岁以内别喝茶

专家提醒:茶中含有咖啡因等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影响睡眠。而且茶中还含有鞣酸可引起消化道粘膜收缩,与所食蛋白质结合形成凝块,影响营养吸收,并可致消化不良,食欲下降。茶叶中的鞣酸饮后易形成不溶性鞣酸铁,阻碍铁的吸收,易引起贫血。

7岁以前别喝功能性饮料

专家提醒:功能性饮料成分特殊,适合运动员、体力消耗量大的特定人群,在强烈运动、人体大量流汗后饮用。儿童精力和运动量有限,排汗不多,而且功能饮料很多成分不但不适合儿童,还影响他的发育和健康。

8岁前别吃蚕豆

专家提醒:“蚕豆病”是一种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所导致的疾病,多见于8岁左右儿童。使用新鲜蚕豆后突然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全身发黄,小便出现酱油色,严重者可引起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烹饪食材中的中药香料有哪些

我们在烹饪过程中可能都会使用一些烹饪的香料进去里面调味加味,那么你知道有哪些烹饪的香料可以加进烹饪食材中的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烹饪中的中药香料,希望能帮到你。

烹饪中的中药香料

“十三香”就是指13种各具特色香味的中草药物,包括紫蔻、砂仁、肉蔻、肉桂、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干姜等。属调味料,厨房用品,佐料。

“十三香”的配比,一般应为:花椒、大料各5份,肉桂、三奈、陈皮、良姜、白芷各2份,其余各1份,然后把它们合在一起,就是“十三香”。分开使用也可,如茴香气味浓烈,用于制作素菜及豆制品最好;做牛、羊肉用白芷,可去除膻气增加鲜味,使肉质细嫩;熏肉、煮肠用肉桂,可使肉、肠香味浓郁,久食不腻;氽汤用陈皮和木香,可使气味淡雅而清香;做鱼用三奈和生姜,即能解除鱼腥,又可使鱼酥嫩相宜,香气横溢;熏制鸡、鸭、鹅肉,用肉蔻和丁香,可使熏味独特,嚼时鲜香盈口,满室芬芳。

制作“十三香”时原料必须充分晒干或烘干,粉碎过筛,而且越细越好。每种原料应该单独粉碎,分别存放,最好将其装在无毒无异味的食用塑料袋内,以防香料“回潮”或走味儿。使用时并非用量越多越好,一定要适量,因为桂皮、丁香、茴香、生姜以及胡椒等料,它们虽然属于天然调味品,但如果用量过度,同样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乃至毒性和诱变性,所以使用时应以“宁少勿多”为宜。

香料的功效和用法

一、花椒

花椒,味芳香,微甜,辛温麻辣。由于它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辛麻而持久,生花椒味麻旦辣,炒熟后香味溢出,是诸香料之首,也是很好的调味料,可掩盖鱼肉不良气味,增加咸品香味的作用。

花椒在医药中有除风去邪、驱寒湿的功能,有坚齿发,明目补五脏,止痛等作用。

调味常用量(每50KG肉用量,下同):0.1%至0.15%

二、八角

产地广东、广西、云南、陕西、以陕西较多八角又称大料、大茴香。有强烈的香气,味甜、性辛温。八角为亚热带八角树的果实。为辐射状的藁葵果,呈八角形。鲜果为绿色,成熟果深紫色,干燥果呈棕红色。

八角属中有4个品种,其中2种有毒,即“莽草和厚皮”八角不可食用,产于我国长江下游一些地区,其形状类似食用八角,特点是角细瘦而顶端尖,一般称“野八角”,果实小,色泽浅,呈土黄色,入口后,味苦,口舌发麻,角形不规格,呈多角形,每朵都在八个角以上,有的多达13个角,切勿混淆误食!

八角果所含主要成份为茴香脑类样发油,在调味中具有增香作用,经肉料吸收能促进肠胃蠕动,引发食欲,在药用中具有温阳、散寒、理气的作用。

调味常用量,0.2%至0.6%.

三、肉桂

产地、广东、广西、云南、以广西较多肉桂又名简桂、木桂、杜桂等。有强烈的肉桂醛香气和微甜辛辣,性温热、略苦。肉桂为常绿乔木,高达8-17米,茎杆皮红棕色,具有肉桂特殊有的芳香和辛甜味,整个树皮厚1.3厘米,作为香辛调味料主要使用桂皮、桂枝等。主要产于我国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地。

肉桂味辛,微甜,具有温脾和胃,祛风散寒,活血利脉作有笃于痢疾肝菌有抑制作用,在调味方面应用普通,可增香、增味,如用于烧鱼、煮肉、卤蛋等。

调味常用量:0.12%-0.21%

四、小茴香

产地湿热带地区,广东、广西、云南、陕西较多。小茴香又名茴香、小茴等。气味香辛、温和、带有樟脑般气味,微甜、又略有苦味和有灸舌之感。全国各地均有裁略。有调味温肾散寒和胃理气等作用,在烹调鱼、肉时可去异味,增香气,出味后,挥发小茴本身芬芳香气经肉料吸收后,能减轻肉质膻味,疏肝开胃是配制五香粉的主要原料之一,同是时还有良好的防腐作用。

调味常用量:1%至0.5%

五、丁香

产地马来西亚、坦桑尼亚、广东也有。丁香又名公丁香、子丁香。其气味强烈芳香、浓郁。味辛麻辣。公丁香是丁香花蕾干制而成,成品为桃娘科植丁香的花蕾,干燥后可入药,本品味辛、性温、有温胃降逆,温肾助阳功效,可用治胃寒呃逆,呕吐和肾虚阳痿、寒湿、带下等症。丁香与郁金香相忌不宜同用。成品呈短棒状,上端这花瓣包含,呈圆球形,下部呈圆柱形、略扁,基部渐狭小,表面呈棕色、粒糙。

丁香有强烈的芳香味,可调味,制香精,也可入药,不治脾骨虚寒,并传温上止痛和胃暖肾,降逆止呕。出味后挥发丁香本身香气,经肉料吸收后,能增进食欲,食之齿留余香。

六、月桂(香叶)

产地广东、广西。丁香又名桂叶、香叶、天竺桂。味芳香文雅,香气清凉带辛香和苦味。月桂为常绿乔木,香叶就是月桂的叶子,产于江苏福建。

香叶广冷用于肉制汤类,烧烤、腌渍品、罐头等的调味,增香矫味的作用。因其食有柠檬烯等成份,所以具有杀菌和防腐的功效。

七、姜

姜又称生姜、白姜。姜科植物的根茎鲜用式用姜汁入药,味辛、性微温,真解表咳,温中止呕,解毒功效。可用治风寒感冒,咳嗽多痰骨胃寒呕吐以及吃鱼蟹中毒吐泻等症。它含有精油、挥发油、色素、姜烯酸等。

姜味辛,性微温,是常用的调味香辛料,对于鱼、肉均有去腥臭、增鲜作用,姜还起发汗解表,止呕、解毒的功能,现代科学研究,姜还含有植物杀菌素,抗氧化作用。

常用调味使用量:2%至3%

八、干辣椒

辣椒又名香椒,辣茄、海椒等。味辛温、辣味重、有利激性。辣椒的辣味主要是辣椒素和挥发油的作用。

辣椒性辛、热、辣,能掩盖鱼、肉腥气,增加食欲,促进胃液分泌,温中散寒,除温、提神兴奋,帮且消化,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

九、砂仁

砂仁又名缩砂密、宿砂仁、阳春砂仁等。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微苦。砂仁为姜科植物砂仁种子的种仁。产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亚热带地区。

砂仁味辛、性温,有行气宽中止痛,健脾消胀,安胎止呕的功以胼以加香调味,增强食欲。在肉食加工中可去异味,增加香味,使肉味美可口。

常用调味使用量:0.2%至0.6%.

十、沙姜

产地广东、广西、台湾省。沙姜又名三奈、山奈。为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的块状根茎,有特殊香气,沙姜是制做肉脯不可缺少的香料,在制做扒鸡、熏鸡、盐局鸡等时必需的增香调料,近年来,在西式调味料中也广冷使用沙姜。

沙姜味辛、温、无毒,心腹冷痛及牙痛等作用。

常用调味料使用量:0.15%~0.3%

十一、肉豆蔻

肉豆蔻又称肉果、玉果。产于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热带或亚热带地区。肉豆蔻科植物乔木肉豆蔻的种仁。焙干式煨干入药、味甜、性温,有温脾开胃、行气止泻等症。

肉豆蔻含有样发油、脂肪、蛋白质等。其性温、味辛香,有调味、行气止泻,祛温和胃,收敛固涩作用。在调料中,可解腥增香。但其精油中有有物质肉豆蔻,如食用过多,今引起细脆中的脂肪变质,使人麻痹,产生昏睡,有损健康。少量使用,具有空营养价值。

常用调味使用量:0.01%~0.02%.

十二、豆蔻

豆蔻又名圆豆蔻、波蔻等。性温和,芳香气浓,味辛略带辣、高浓度的略带苦味。

豆蔻含樟脑及挥发油,具有理气宽中,开胃消食,化温止呕和解酒毒的功能。在加工肉食中可增香调味。

中药卤菜配方

砂仁+白芷+小茴香是个金牌组合,虽然它们在大多数的卤菜配方里是并非作为主料使用,但是这个组合的提香效果却是最好的。它们提升的香味潜藏在回味之中,这种香味不但可以使肉的回味更加醇厚,而且不会抢了主味的风头,实在是配方里的最佳配角,并且这三款香料属于浅色,在白卤水的配方搭配里同样适用。
砂仁:通常为卵圆形,表面呈棕褐色,气味温和芳香,香气容易渗入肉里。砂仁可解动物食材的腥腻异味,增加香气,同时,因为砂仁还具有增加食欲的功效,所以常用于烧、卤、炖、酱等烹调及卤菜当中,每千克猪肉类食材的用量为3-5克,牛肉类添加量为5克左右,禽肉类食材添加量为5-8克左右。
白芷:多见于切片呈白色,香气浓郁、微苦味、卤菜中用于去异味、增香。白芷在卤水中所散发的浓郁香气能显著去除动物类,水产类食材的腥膻异味,且增香能力较强,可增进食欲,闻名全国的道口烧鸡、聊城熏鸡等地方名吃的制作配方中,白芷均为用量较大的香料之一。而风靡全国的十三香小龙虾所用的香料粉中, “二白”(即白芷和白豆蔻)同样居于“主料”地位。除了用来配置复合香辛料,白芷还广泛应用于酱、卤、炖、烧、煮等莱品的制作。其中,每千克猪肉类食材的使用量为1-3克,牛肉类食材用量为2-3克左右,禽肉类食材使用量为1-3克左右。
小茴香:形似稻谷粒、气味芬芳无药味,色泽淡绿色、味道回甜带有麻舌感。小茴香有苦和甜两种,卤菜中使用后者效果更好。小茴香可添香祛异,对于肉类食材中的腥异气味
具有很好地的压制作用,香气持久,多用于酱、卤、炖、焖、煨等菜品制作中。同时,小茴香是传统五香粉(面)的主料之一。每千克肉类用量为2-3克左右。

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