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与十六国并存吗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南北朝与十六国并存吗后是哪朝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东晋、西晋过后是什么? 南北朝、五胡十国、十六国是什么关系? 我没分清楚,帮帮忙
西晋过后是东晋和五胡十六国,东晋过后是南北朝,西晋是大一统政权,灭亡后形成了东晋和五胡十六国等政权并存的局面,东晋灭亡后就形成了南北朝各政权并存的局面。
1、西晋
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
传四帝 ,国祚五十一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为了区别于东晋,史称西晋,两晋又被称为司马晋。
三国末期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定都于洛阳。
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公元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但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晋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因此自西晋建立,政风十分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
西晋一大特色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自东汉光武帝允许边民内迁以来,大量游牧民族被迁入,到西晋时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
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 。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
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
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
2、东晋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史称东晋。
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
东晋是门阀士族政治,与北逗银或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东晋时代,也曾经内部四分五裂。东晋与之前的孙吴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
东晋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余都无建树。祖逖本有希望恢复旧土,但他被司马睿挟制,郁郁而终。桓温的北伐则被慕容垂击败。
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率兵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派谢石谢玄率军,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苻坚只身逃回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
后有桓玄叛乱,废安帝,自立为天子,后为大将刘裕所平,拥恭帝,然大权落裕。
元熙二年(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恭帝,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3、五胡
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晋室的衰落与南迁,原居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纷纷南下,与汉族比邻。
并先后建立了五凉(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四燕(前燕、后燕、北燕、南燕)、三秦(前秦、后秦、西秦)、二赵(前赵、后赵)、大夏等十五个北方政权和一个西南政权成汉。
由于这些政权主要是由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即「五胡」)所建,史称「五胡十六国」。
其中,前赵、大夏、北凉为匈奴所建,后赵为羯族所建,前燕、后燕、南燕、南凉、西秦为鲜卑搏纤所建,前秦、后凉为氐族所建。
后秦为羌人所建,成汉为巴氐族所建,北燕是鲜卑和汉人所建,前凉、西凉、冉魏为汉人所建。此外此时期还有翟魏为丁零族所建,吐谷浑等国,铁弗、乌桓、九大石胡、姜、扶余、坚昆等等族。
所谓的五胡十六国,指的是由匈奴、鲜卑、羯、氐、羌、高句丽六个北方少数民族,西南巴氐族,汉族共同建立的十六个政权。
4、十六国
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蜀地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后称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
十六国时期,中国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而北方和西南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
其中的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
北魏史学山伍家崔浩取其中十六个国家来代表这段时期,称这时期为“十六国”。范围大致上涵盖华北、蜀地、辽东,最远可达漠北、江淮及西域。
北方各族的内徙促成民族大融合,在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各国的君主为了增强实力。
也在各自的根据地上实行一些发展生产的政策,使得各地区在华北动荡的背景下,形成局部稳定的局面。在诸国混战期间,前秦苻坚一度统一华北,但在南征东晋时,于淝水之战惨败。
其后各族于关东及空虚的关中叛变,加上东晋北伐,前秦全面崩溃,北方再度混乱。北魏立国后,经过拓跋圭、拓跋嗣及拓跋焘的经营,最后于439年统一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
5、南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 )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南朝(420年—589年)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
南北朝前期仍是士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士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
此时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比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汉化)的步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历史朝代
十六国后面是什么朝代?
十六国后面是南北朝代。五胡十六国后面就是南北朝,西晋短暂的大一统后,因为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内斗,最终引来了少数民族南下进入中原的五胡乱华,十桐茄六个少雀轮滚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北方林立,史称五胡十六国。直到北魏统一北方,南方则被刘宋取代,历史进入了下一个分裂时期南北朝。所以五胡十六国后面就是南北朝。
十六国时期历史特点
五胡十六国开始于西晋末期的公元304年,终结于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五胡十六国存在了135年,它的存在时间比不上单个常规的大一统,但它所展现出的大争、大乱,几乎浓缩了中国两千年封建历史的轮回兴衰顷余。单个政权原本需要上百年才能完整经历的治乱兴衰循环,这里只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年。
东晋之后的南北朝,是什么意思?还有十六国。十六个国家并存?
五胡十六国,简称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该时期自304年刘渊及李雄分别建立汉赵(后称前赵)及成汉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范围大致上涵盖华北、蜀地、辽东,最远可达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众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统称五胡。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北魏史学家崔鸿取其中十六个国家来代表这段时期,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在陆伍西晋时期,五胡居于西晋北方、西方的边陲地区,对晋王朝呈现半包围局面。由于晋廷的腐败和汉官的贪污残暴,五胡在八王之乱后纷纷举兵,史称五胡乱华。在西晋灭亡后,华北地区战火纷飞,掠夺与屠杀不断。经济受到严重摧毁,影响了中国的民族、文化、政治、军事等发展走向。永嘉之祸带给人民巨大痛苦,大多逃难到凉州、辽东以及江南地区,使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渐渐繁荣。在诸国混战期间,前秦皇帝苻坚一度统一华北,但在南征东晋时,于淝水之战惨败。其后各族于关东及空虚的关中叛变,加上东晋北伐,前秦全面崩溃,北方再度混乱。北魏立国后,经过拓跋圭、拓跋嗣及拓跋焘的经营,最后于439年统一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族的内徙促成民族大融合,在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各国的君主为了增强实力,也在各自的根据地上实行一些发展生产的政策,早慎或使得各地区在华北动荡的背景下,形成局部稳定的局面。该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持续到南北朝时期,最后于隋朝时期完全融合。此外,几乎在同一时期,欧洲的西罗马帝国也在经孝弯历被日耳曼人、匈人等游牧民族入侵,史称“蛮族入侵”。
南北朝是并存的吗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南北政权的对峙时期.中国南北各自出现相继的或相并立又相继的若干个政权的一个历史时代.
1· 从南方的刘宋取代东晋开始,到隋灭陈为止.从420年刘裕代东晋到589年陈亡,南朝历宋、齐、梁、陈4朝.
2·除北齐外,北朝各政权统治者均为鲜卑族.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北魏灭北凉,结束十六国时期,统一北方,传17帝,历171年.永熙三年(534年)魏孝武帝被高欢所逼,自洛阳逃入关中.高欢另立魏宗室元善见为帝歼禅,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境内),史称东魏,历17年.东魏天平二年(535年)据关中的宇文泰杀孝武帝,另立魏宗室元宝矩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东魏帝自立,国号齐,史称北齐,传6帝,历28年.西魏恭帝三年(556年)禅位于宇文觉.次年宇文源物觉称天王,国号周,史称北周.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氏裂尘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传5帝,历25年.大象三年(581年)杨坚代周自立,国号隋,北朝时期结束
从时间就可以看出来南北朝是同时存在的
南北朝是东晋十六国南北分裂局面的延续?
这个应该来说,东晋16国当时已经是南北朝东晋,当时对应的应该已经是,比如说当时的前秦苻坚,事实上应该也就是北朝,到了后面坦雀的话是北魏,所以说应该南北朝当时应该是从西晋灭亡以后就是这种情况,所以说这个应该也是要考虑的,一个情况,也就是说,从西晋灭亡以后,应该也就碰没是南北朝时期,整个时间跨度大概有300年之久。这个应该也就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也就是说,整个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时期,让吵早一直到隋唐时期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