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首页 十大排行

字字珠玑(一定要背下来) 李白必背古诗20首

发布时间:2023-12-22 12:15:02

星光电脑为您整理了字字珠玑(一定要背下来),他们分别是金陵酒肆留别、将进酒、静夜思、渡荆门送别、山中问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月下独酌、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行路难,下面来看下李白必背古诗20首吧。

字字珠玑(一定要背下来) 李白必背古诗20首

将进酒

作者:李白

类别:乐府诗 字数:176

《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七言歌行。此题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意为劝酒歌。《将进酒》是乐府鼓吹曲旧题,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大体上都是写饮酒放歌,李白此诗也是抒写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传统主题,其中又深含着怀才不遇的愁闷和政治失意的牢骚,这些都是古代文人士子常常表现的诗歌主旨,而李白这首诗的豪放的气概、强烈的自信则鲜明地打上了李白个人特色的烙印。这首诗表现出对功业未成、时不我待的强烈的心灵震动。接着作者写佯狂放诞、及时行乐的愿望,再回顾历史希望以饮者而留名,最后以尽醉而销万古愁结束,表露的全部是自我的内心世界。

金陵酒肆留别

作者:李白

类别:赠别诗

《金陵酒肆留别》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李白在出蜀当年的秋天,往游金陵(今江苏南京),大约逗留了大半年时间。开元十四年春,诗人赴扬州,临行之际,朋友在酒店为他饯行,李白作此诗留别。全诗篇幅虽短,却情意深长。诗人有感于金陵子弟对待自己的一片热忱,因而恋恋不舍、欲走不能。将行者和送行者一次次饮尽杯中之酒,深情厚谊,让诗人感到门外的长江也难以与之比较短长。诗人留别的不是一两个知己,而是一群青年朋友,所以诗中把惜别之情写得饱满酣畅,悠扬跌宕,唱叹而不哀伤,表现了诗人青壮年时代丰采华茂、风流潇洒的情怀。全诗语简而味浓,依依别情,含蓄其中。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类别:五言律诗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创作的律诗。这首诗是借景抒情之作。开头两句是总叙,陈述作者离开家乡,千里迢迢,乘船渡过荆门,来到古代楚国属地漫游。它与以下诗句都密切关合,丝丝相扣,具有穿针引线、贯串全诗的重要作用。后写作者坐在船上,举目所见地面上的景色变化。这两句容量很大,有阔大的空间立体感和漫长时间的行进感。诗人遥看万里长空,只见一轮明月犹如天上飞下的明镜,皎洁澄澈,与彩云连接在一起,构成了非常壮观的海市蜃楼的幻影,。最后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紧扣送别诗题,与开头写作者离蜀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此诗作者对大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和欣赏,体会到了年轻的李白刚刚走向社会的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其兴致勃勃的无穷活力。

静夜思

作者:李白

类别:五言诗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站在井栏边,见到月光照在地上,看上去白花花的,好像是结了一层霜。月光既然如此明亮,这就引起了诗人看月亮的兴趣,于是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后两句。后两句写了由望山月到思故乡的变化过程。后两句在举头低头俄顷之间,顿生乡思。良以故乡之念,久蓄怀中,偶见床前明月,一触即发,正见其乡心之切。且举头低头,联属用之,更见俯仰有致。的确,举头、低头写出了诗人由望山月过渡到思故乡的神态。这首诗读起来非常流畅,与使用了三个动词有关。因疑而望,因望而思,意思非常连贯。作者年轻时离开故乡以后,就一直没有回去过,所以在夜深人静时难免产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且此诗所表达的这种感情是深沉的,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类别:赠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人所写的送别地点是湖北武昌县西的黄鹤楼,送别的友人是李白所敬仰的前辈诗人孟浩然。下笔点明故人,可见此次送别非同一般。加上客中送客,自然十分惋惜。故人仿佛在江中向黄鹤楼一挥手,便乘船东去了。烟花三月,包蕴丰富,体现了诗人敏锐的审美感受。末尾两句,诗人淡笔勾勒出一幅绝妙的图画,画面的孤帆与碧空两个意象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感。末一句,情景交融,妙合无垠。友人的白帆消失了,诗人还有远望,望到的只有不尽的长江水滚滚淘淘。全诗境界广阔,展示了诗人青年时代的青春活力,将惜别之情寄托于阳春的烟柳、繁花、飞逝的白帆、滚滚的江水之中,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山中问答

作者:李白

类别:七言绝句

《山中问答》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作于开元十七年(729年)或十八年(730年)李白在白兆山桃花岩隐居时期。《山中问答》是一首古绝,诗中提到,世俗的人看到李白这样有很高的文化和才能的人,却长期住在深山里,而不到热闹的城市中去或入世而感到疑惑,诗人却笑而不语。诗的后两句运用桃花源记的典故,桃花随流水漂流到远处,诗的结尾点明桃花源别有天地,妙趣无穷,诗人愿意在这山中隐居。这首诗完全是口头语,很朴素,象行云流水似的,流畅自然,浑然天成。意境甚美,构思很巧妙,更使全诗为之增色。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作者:李白

类别:五言律诗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创作时间与《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相近,在安史之乱爆发前不久。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被赐金放还,弃官而去之后,政治上一直处于失意之中,过着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客中的抑郁和感伤,特别当摇落秋风的时节,使诗人的心情非常寂寞,当李白独自在谢朓楼上临风眺望的时候,面对着谢朓所吟赏的山川,缅怀他平素所仰慕的这位前代诗人,虽然古今世隔,然而他们的精神却是遥遥相接的。这种渺茫的心情,反映了他政治上苦闷彷徨的孤独之感;正因为政治上受到压抑,找不到出路,所以只得寄情山水,尚友古人;他当时复杂的情怀,很难有人能理解。

月下独酌

作者:李白

类别:五言古诗

《月下独酌四首》又名《月下独酌》,《月下独酌四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花间一壶酒,时令正值春天,地点又在花下,这是饮酒的环境。花下饮酒,对于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来说,是一件雅举乐事,但独酌无相亲,无一知己,闷酒独倾,岂不大煞风景。俗物茫茫,要寻一个志同道合、声应气求的朋友,真是难矣哉! 前一句造境,后一句抒情。写环境的美好,是为了反衬孤独无偶的情怀。下面一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四顾无亲的情况下,对明月用了一个邀字,而且是举杯相邀,可见诗人对月亮的感情是多么殷切、多么真挚。月与影真是难得,它们在寂寞之中可以给诗人以安慰、给诗人以欢乐,而没有人世间的污浊和烦恼,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赋予月亮浓厚的感情色彩,把月和影描绘得那样知情解意,可爱可亲。

行路难

作者:李白

类别:七言古诗

《行路难》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是李白入京后未被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变相撵出了长安,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这首诗抒写了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人称颂的千古名篇。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全诗通过这样层层叠叠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作者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作者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又突出表现了作者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展示了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作者:李白

类别:七言古诗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宣城与其叔李云相遇并同登谢朓楼时创作的送别诗。全诗起得那样愤激,却借一腔酒兴不知不觉转化为一腔豪情,令人鼓舞。然而就在这时,诗情又一落千丈。诗人在现实中竟没有出路,怎不叫人思之气短呢?于是诗情重新回到开篇的烦忧上来,以抽刀断水水更流来比喻不可断绝的忧愁,新颖、奇特而又恰切,断水水更流、消愁愁更愁,尤其是后句一连串的愁、愁、愁,音调之流畅,出语之天成。此诗重笔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着追求。这首诗,短短十二句,感情几次跳跃,一会儿说这个,一会儿说那个,若断苦续,却又一气呵成,分拆不得。这是李白诗歌的一个很突出的艺术特点。

独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

类别:山水诗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政途失意后浪迹江湖中的某一年。詹锳《李白诗文系年》系此诗于天宝十二载(753年),并认为与《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为前后之作。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者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作者:李白

类别:杂言古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约作于此间李白即将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之时,留赠东鲁朋友的,所以又名《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这首诗是李白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品,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解读。第一部分先写虚无缥缈的海外仙境瀛洲,再写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胜似仙境以虚补实;第二部分写梦游天姥山的全过程;第三部分写梦醒后的感慨。诗人以浪漫的笔调抒写了梦中漫游天姥山迷人境界的情景,景象瑰丽,亦真亦幻,光怪陆离,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抒发了诗人渴望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蜀道难

作者:李白

类别:杂言古诗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大诗人,诗仙李太白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该诗用的是乐府旧题,李白是一个喜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的人,我们可从诗句中看到那丰富的想象画面,描绘出属于蜀地蜀道的峥嵘崎岖、凶险如天堑的自然景观气势,该描写巍峨雄大,一句一字生动的再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敬热爱。《蜀道难》全诗共有二百九十四字,是一种律体与散文相互掺杂,一唱三叹,融情于景的诗。借用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急、绝壁之险,延伸出诗人心中的天地之广阔,情感之彭拜,是一首完全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文学特色的诗篇。

夜下征虏亭

作者:李白

类别:山水诗

《夜下征虏亭》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是李白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暮春由此登舟,往游广陵,即兴写下此诗,借以抒发出游的喜悦以及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诗中诗人小船随流而下,朝着广陵方向驶去,头顶皓月当空,那座经历过无数风雨的征虏亭,在明静月光的映衬下,轮廓愈加分明;花朵像女子脸颊楚楚动人,江上倒映着的渔家灯火,像极了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这首诗诗风写景简洁明快,近乎速写。以极简练的线条,迅速地勾勒出来,虽寥寥数笔却逼真传神,使一亭一泊,抑或是山花江火,都能在月光笼罩下凸显朦胧之美,唤起人们的共鸣。

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类别:山水诗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诗,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山水诗。诗中描写了庐山香炉峰瀑布的壮丽景色,反映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诗题望字表明所写之景都是望中所见。。第二句的遥看点题,三、四两句应是稍稍走近一些才见到和想到的,也扣住了望字。第一句并不直接写瀑布,但却为第四句的疑安下了根。第二句与第三句构成静与动的对比,是遥看与近望所生的不同印象的真实反映。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当之状如在眼前,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象挂动天外,惊人魂魄。这首诗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