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首页 知识大全

南京铜门(南京哪家铜门做的好)

发布时间:2023-06-06 22:28:01

星光电脑为您整理了南京铜门,还有南京哪家铜门做的好和南京中山陵的介绍,下面一起来看请谈谈南京中山陵的建筑吧。

南京铜门

南京中山陵的介绍?

中山陵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866~1925)的陵墓。
中山陵坐北朝南,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
中山陵的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
古称金陵山,紫金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主峰北高峰,其余分别为天堡山和茅山,著名的中山陵便坐落于此。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坐北朝南,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 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当时,孙中山先生的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结果,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式图案荣获首奖。吕彦直还被聘请为陵墓总建筑师。这 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调和谐,从而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这里是仿宫殿式的祭常。祭堂的门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字。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高4.6米,逼真生动,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罗兰窦斯基的杰作。像座东西四周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浮雕。祭堂 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墓穴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 南京解放后,刘伯承任市长时,特地从湖南运来2万株杉树和梧桐树,种植在这里。30多年来,中山陵园不断整修拓新,整个园林面积达3000多公顷。陵墓周围,郁郁葱葱,景色优美。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这里是仿宫殿式的祭堂,祭堂的门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字。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逼真生动,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罗兰窦斯基的杰作。像座东西四周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浮雕。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堂后有墓门二重门,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
孙先生逝世后,他的遗体历经了磨难。本来,孙中山逝世前,曾经吩咐葬礼仪式和棺木式样仿照列宁的格式,让民众瞻仰遗容。可当孙先生逝世时,苏联赠送的玻璃钢棺材没能及时运到,只好暂时安放在酉式玻璃盖棺木棺内,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石塔之中。当1925年3月30日苏联政府送来玻璃钢棺材时,孙中山的遗体已久殓半个多月了,由于防腐措施不当,遗容不能再供后人瞻仰,只好改为土葬。1929年6月1日,遗体从北京迁往南京,当时就在这卧像下5米左右处安放了从美国定购的紫铜棺。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想将遗体迁往台湾,但由于爆破墓穴势必会损坏遗体,因而作罢,终于使遗体得以安然保存在中山陵内。
音乐台在中山广场南面。舞台面积近250平方米,台后建有弧形大照壁,壁高11.3米,宽16.7米,具有汇聚声音的功能。台前有弯月状莲花池。池前依坡而建扇形观众席,可容纳观众3000余人。
藏经楼又名孙中山纪念馆。 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茫茫林海中。是中国佛教协会于1934年11月发起募建的,次年10月竣工。此楼专为收藏孙中山先生的物品而建,包括主楼、僧房和碑廊三部分。主楼为宫殿式建筑,外观又像一座寺院楼,共三层,底层为讲经堂,并有夹楼听座;二楼为藏经、阅经及研究室;三楼为藏经室。楼后有回廊式建筑,长125米,壁面镶砌的是冯玉祥将军捐赠的"三民主义"学说全文碑刻,共青团6讲138块,计15万5千余字。每讲分别由当时的书法家张乃恭、陈天锡、连声海、李启琛、叶恭绰、郑洪年、陈仲经、蔡允、胡涤、彭醇士、王宜汉、李宣倜、王贤、邓粪翁等人书写,是一组书刻俱佳的珍贵文物。

南京哪家铜门做的好?

南京市白下区光华路115号五洲家居北仑港东2号 南京优尚双兴自动门配套中心

南京故宫的现存遗迹

请谈谈南京中山陵的建筑

南京中山陵
中山陵
紫金山中茅山南坡的苍松翠柏之中,矗立着一座驰名中外的陵墓建筑——中山陵。六十多年前,我国伟大 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长眠于此。陵墓坐北朝南,前临平川,后拥青嶂,视野开阔,气势雄伟。墓室海拔158米,比明孝陵高出90多米,从墓室到陵墓牌坊,高低相差70多米,平面距离700多米,全部建筑都是用白色花岗石和钢筋水泥构筑,并铺设有392级花岗石石阶和400多米长的水泥墓道,远远望去,给人以庄严、肃穆、坚固、巍峨之感。
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墓,平面图呈警钟形,给人以警钟长鸣,发人深醒之感。孙中山先生在临终遗嘱中说他致力于国民革命四十年,“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吕彦直的警钟形设计图案,最贴切“唤起民众”之意,寓意深刻。
牌坊: 由广场拾级而上,墓道入口处,是一座冲天而立的花岗石牌坊。牌坊上端正中的横楣上,镶有石额一方,上面镌刻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二字,因此,这座牌坊又叫“博爱坊”。牌坊,又称牌楼,是我国古代常用的一种建筑形式。中山陵的博爱坊,表示陵墓的入口。牌坊之后,经过一条长达480多米的墓道,方到达陵门。
陵门: 陵门座北朝南,有三个拱门,每个拱门都装有一扇对开的镂花铜门。陵门平面为长方形,宽27米,高16.5米,进深8.8米,全部用福建花岗石建成,屋顶为单檐歇山式,上覆蓝色琉璃瓦。陵门南面正中门的上方,镶有一方石额,上刻“天下为公”四个金字,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
碑亭: 碑亭呈现方形,边长12米,高约17米。碑亭也是全部花岗石建,重檐歇山顶,盖蓝色琉璃瓦。亭的四面各有一个拱门,但北侧的拱门下设有石栏,不能通行,游人可在此凭栏眺中山陵祭堂的雄姿。碑亭中竖立高大石碑。碑高8.1米,宽4米,重达几十吨,用福建花岗石雕琢而成,碑上刻有三行镏金大字: 中国国民党 总理孙先生于此 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
字为颜体,遒劲有力,出自谭延闿的手笔。孙中山采用的是党葬,孙中山在国民党内的职务是总理.
由碑亭上行,经八段、计290级石阶,方到达第十层平台,也是中山陵的最后一层大平台,这是陵墓的最高处。回首眺望,那绵延起伏的江南丘陵,白练如带的秦淮河川,七彩生辉的陵园景色,熙熙攘攘的谒陵游人,无不尽收眼底。这里海拔己达158米,所以四季常是风声飒然。夏秋时节游人攀登至此,大都汗水津津,此时若当风披襟,令人心旷神怡,豪气满怀。平台进入祭堂,还有再登9级石阶,这样,从广场直达祭堂,一共是392级石阶。
祭堂: 祭堂现在通常称陵堂,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长30米,宽25米,高29米,外壁用香港花岗石建造。堂顶是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式,上盖蓝色琉璃瓦。中山陵所有的建筑物都是白墙蓝瓦,这与国民党青天白日党徽的基本色调是一致的。
祭堂正面开三个拱门,也是中门大,两侧门略小,门上都装有镂空花格紫铜门。门楣上方从东到西分别刻着有“民族”、“民权”、“民生”六个阳篆字体,是民国元老张静江先生所书。“民族”、“民权”和“民生”是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三民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中门的上下檐之间,还嵌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四个金字的直额。
祭堂内部的地面,用云南产的大理石铺地。堂内左右,前后排列着12根巨大的石桩,四隐八显,下承大理石柱础。这些石柱是用钢筋混凝土浇制的,外面裹以青岛产的黑色花岗石。
祭堂顶部用彩色马赛克磁片镶嵌成国民党青天白日的党徽图案,四壁上镌刻孙中山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祭堂北面的护壁上原来也有石刻,左面刻有蒋介石和胡汉民写的《总理校训》和《总理遗嘱》,右面刻有谭延闿书写的《总理告诫党员演说词》。现在,除了《建国大纲》完好无恙外,其余几幅石刻,都在十年动乱中被磨去了。
坐像高4.6米,孙中山着长袍马褂,双脚并坐,膝上摊着展开的文卷,双目凝视前方,神情沉思,显出一位伟大思想家的深沉和睿智。坐像是由法国著名雕刻家保罗.朗特斯基在法国巴黎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刻的,造价达150万法郎。
坐像底座四侧,还刻有以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为内容的6幅浮雕: 正面一幅为“如抱赤子”。画面上,孙中山先生正精心的为一个患病的幼儿治病。 东面两幅是“出国宣传”和“商讨革命”,表现了孙中山先生早年奔走革命和创建同盟会的情形。 背面一幅为“国会授印”,再现了辛亥革命后,议会向孙中山授大总统印的场面。 西面两幅浮雕,一幅是“振聋发聩”,表现孙中山为唤起发众,正向群众宣传革命的道理;另一幅是“讨袁护国”,内容是孙中山发表演说,号召人民讨伐倒行逆施的袁世凯。
墓门: 祭堂后壁正中是墓门,与墓室相通。墓门共有两道,第一道是两扇美国造的紫铜保险门,门外用黑色大理石砌成外框,门额上镌刻孙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四字,这四个字原是孙中山为黄花岗烈士墓所题书的。第二道门是单扇铜门,门上刻有“孙中山先生之墓”七个篆字,是张静江先生所书。门开启时,这七个字是看不见的,只有当墓门关闭时,门上的字才能看见。
墓室: 墓室为半球形封闭式建筑,直径18米,高11米,墓体坚固异常。墓壁用三层建筑材料筑成,外面用香港花网石铺砌,中间是钢筋混凝土,内壁用妃色人造石贴面,顶部用彩色马赛克镶嵌成国民党党徽,地面用白色大理石铺砌。墓壁上装有日光灯,顶上装8个反光镜,使墓室内保持柔和而充足的光线。
墓室的中央,是一个圆形的大理石圹,直径约4.3米,四周围着一圈精致的白色大理石栏杆,谒陵者可以沿石栏绕墓圹一圈瞻仰。 石圹深1.6米,底部采用白色瓷片铺地。墓圹正中一具用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先生卧像,这尊卧像是捷克雕刻家高崎雕刻的。
孙中山先生的遗体,用一具美国制造的铜棺盛殓,安葬在墓圹下5米深的长方形墓穴内,墓穴用花岗石铺底,四周砌隔墙。铜棺长2.24米,宽0.80米,高0.65米,棺上面有国徽。
祭堂外西侧拥壁,有边门可通墓后花园,植有广玉兰、梅花、桂花等花木。

南京景点详细介绍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拔286米,又名凤翔峰;东北一山, 形若卧龙,名为龙山;西北一山,状如伏虎,名称虎山。栖霞山古迹名胜很多,她的深秋红叶,特别是2000年发现的“东飞天”石窟,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栖霞山没有钟山高峻,但清幽怡静,风景迷人,名胜古迹,遍布诸峰,被誉为“金陵第一名秀山”。尤其是深秋的栖霞,枫林如火,漫山红遍,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
栖霞山驰名江南,因为不仅有一座栖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构舍利塔,还因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间素有“春牛首、秋栖霞”。山西侧称枫岭,有成片的枫树,深秋的栖霞,红叶如火,登高远望,甚为壮观,景色十分迷人。
栖霞山风景区的第一景是明镜湖,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向东有月牙池,向前就来到栖霞寺大栖霞寺
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 栖霞寺是南京地区最大的佛寺,现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藏经楼、鉴真纪念堂等主体建筑。
栖霞寺坐落在栖霞山中峰西麓。南齐永明元年(483年),隐士明僧绍舍宅为寺,称“栖霞精舍”,后成为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唐代时称功德寺,增建了殿宇40余间,规模很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清咸丰年间毁于火灾。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重建,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毗卢殿、摄翠楼、藏经楼等,为南京地区最大的寺庙。
千佛岩在凤翔峰西南麓。闻名遐迩的“东飞天”就在中102号佛龛中。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绍之子与智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龛上出现佛光,惊动齐梁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从南朝齐永明二年至梁天监十年(484-511年)逐渐开凿而成。又据传,栖霞寺创建人僧绍曾梦见西岩壁上有如来佛光,于是立志在此凿造佛像。
他病故后,其子在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开始与僧智度禅师在西壁上凿佛龛,镌刻了三尊佛像,这三佛合称“西方三圣”,该殿也称“三圣殿”。所有佛像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室。佛像始有515尊,分凿于294个佛龛中,望之如峰房鸽舍,号称千佛崖。
后来,唐、宋、元、明各代相继在纱帽峰都有开凿,连南朝在内,共有700尊。佛像大者高数丈,小者仅盈尺。其中“大佛阁”为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石窟,凿于南齐永明七年(公元489年),正中无量寿佛坐像高达12米。
2000年南京旅游界要说有什么大事恐怕只有栖霞山发现“东飞天”,各大媒体更是抓住这一热点进行大量报道,学术界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使“东敦煌”、“东飞天”蜚声海内外,很多人慕名而来。“东飞天”位于中102号佛龛中。
这个洞龛非常小,共有5座佛像,洞顶的两组飞天为橙色,线条清晰可辨,中间佛像头顶的火焰隐约可见。虽然仅有这么两对飞天,但这是我国所发现的最东部的 “敦煌遗迹”。最近又传来消息称在千佛岩旁的舍利塔上又发现了飞天浮雕,其所用技法和人物线条皆与敦煌相似,据有关报道称,这一发现进一步丰富了"东敦煌 "的文化内容。
舍利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始为木塔,后毁于唐武宗会昌年间。现存之塔系南唐时高越、林仁肇建造。从栖霞寺南侧围墙外山路向东行不远,就可看到舍利塔,该塔用白石砌成,五层八面,高约18米。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态生动传神。
塔基上刻着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诞生、出游、苦行、坐禅、说法、降魔、涅般。该塔为五级八面密檐式石塔,高18.04米。塔基上浮雕释迦八相图和海石榴、鱼、龙、凤、花卉等图案;塔身刻有高浮雕天王像、普贤骑象图和文殊菩萨像,像上还刻有“匠人徐知谦”等题名。
塔檐下雕飞天、乐天、供养人等像。第二层以上每面都刻两个圆拱形龛,均内雕一酋跏趺坐佛,共计64尊,雕刻精细,甚为生动。全塔造型典雅、秀美,雕刻细腻、精湛,装饰华丽,为佛教艺术在江南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88年舍利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栖霞山还有若干自然奇观,饶有情趣。如栖霞寺东北,平山头的南坡上有一处青灰岩石,表面呈波浪状,人称“迭浪岩”,十分罕见。此外还有“青锋剑”、“天开岩”、“一线天”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观。
南朝石刻:
体现南京南朝古都神韵的艺术瑰宝——南朝陵墓石刻,在江苏省内共有32处,其中南京地区有19处,分布在江宁、栖霞等处,其年代最早始于南朝刘宋,距今约1500年,19处陵墓石刻中,帝陵共3处,另有失考墓7处。
这些陵墓大多取坐北朝南方向,石刻距陵墓约千米左右,一般都包括镇墓神兽、神道石柱、神道碑等几种。镇墓神兽分双角天禄、独角麒麟与无角辟邪三种,形态基本相似,均体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张齿露,目含凶光,腹部两侧刻有双翼,四足前后交错,神态威猛庄严。天禄与麒麟仅限用于帝陵,辟邪则专用于王侯墓前。
位于栖霞区狮子冲陈文帝陈倩永宁陵前的天禄、麒麟,是帝陵石兽的代表作。它们相向而立,造型矫健灵活,雕刻手法细致圆熟,已脱尽汉代简朴作风,给人以挺拔、丰满的印象。而位于仙鹤门张家库村的梁临川王萧宏墓,墓前的辟邪雄浑简练,雕刻技法娴熟,造型的整体和局部皆十分和谐,显示出一种匀称美,是王侯墓前石辟邪的代表作。
神道石柱又称华表,以栖霞十月村吴平忠侯萧詹墓的碑文保存最为完整。南朝立碑较少,千百个碑毁散湮没,流传极少,而此碑巍然独存。石碑通高5.16米,分碑首、碑身、龟趺三部分。碑身镌刻当时著名书法家贝义渊所书2840多字的楷体碑文,是十分罕见的书法艺术珍品。
南朝陵墓石刻上承秦汉,下启隋唐,而与同时代的北朝石窟艺术遥相媲美,在中国石雕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杰作,也称得上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禄、麒麟雕刻:
精美者,当属位于栖霞镇狮子冲的陈文帝永宁陵石刻。天禄又称“天鹿”,也称“挑拨”、“符拨”,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与“天命”和“禄位”有关。麒麟是传说中的“仁兽”,它的出现,往往被附会为圣贤的降生,是太平盛世的象征,永宁陵现存石天禄、麒麟各一只,昂首而立,凌空欲飞,富有动感,给人以挺拨、丰富的印象。

0

猜你喜欢